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人们习惯于以计算机主机所使用的元器件为着眼点,把计算机的发展划分成为四代。
表1.1是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主要特点的对比。
表1.1 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的对比
代别 |
年代 |
使用的主要元器件 |
使用的软件类型 |
主要应用领域 |
第一代 |
20世纪40年代中期—50年代末期 |
GPU:电子管内存:磁鼓 |
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
科学和工程计算 |
第二代 |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60年代中期 |
GPU:晶体管内存:磁芯 |
使用FORTRAN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
开始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 |
第三代 |
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 |
GPU:SSI、MSI内存:SSI、MAI的半导体存储器 |
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开始使用 |
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第四代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
GPU:LSI、VLSI内存:LSI、VISI的半导体存储器 |
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分布式计算、网络软件等开始广泛使用 |
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机 |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 计算机性能不断提高
2. 计算机体积不断缩小
3. 计算机价格持续下降
4. 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走向多媒化
5. 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计算机应用进入“网络计算时代”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分类有多种方法。从技术角度可以按其逻辑结构进行分类,如单处理机与多处理机(并行机)、16位机、32位机或64位计算机等。从应用角度可以按其性能和价格进行分类,把计算机分成下面的5大类。
①巨型计算机(supercomputer),也称为超级计算机,它采用大规模并行处理的体系结构,由数以百计、千计甚至万计的CPU共同完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运行任务,有极强的运算处理能力,速度达到每秒数万亿次以上。
②大型计算机(mainframe),指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通信连网功能完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有丰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计算机,通常含有4、8、16、32甚至更多个CPU。
③小型计算机(minicomputer),是一种供部门使用的计算机,以IBM公司AS/400为代表。近些年来,小型机逐步被高性能的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所取代。
④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也称为个人电脑或微型计算机,它们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单片微处理器的出现而开发成功的。个人计算机的特点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软件丰富,性能不断提高,适合办公或家庭使用。有一种特殊的个人计算机,称为工程工作站或简称工作站(workstation),它们具有高速的运算能力和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通常运行UNIX操作系统,特别适合于工程与产品设计使用。
⑤嵌入式计算机(embedded computer),是安装在其他设备中的计算机,例如安装在智能仪表、电子玩具、计算机外部设备、家用电器、汽车、手机、数码相机、MP3播放器等产品中,它们执行着特定的任务。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