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局域网技术
一、局域网标准
IEEE802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对应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它将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部件是交换机。交换机采用两种转发方法技术:快捷交换方式和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虚拟局域网VLAN建立在交换技术的基础上。传统局域网中的工作组通常在同一个网段上。多个逻辑工作组之间通过实现互连的网桥或路由器来交换数据。
二、虚拟局域网组网定义方法通常有以下4种:
1、用交换机端口号定义。
2、用MAC地址定义。
3、用网络层地址定义。
4、基于IP广播组的虚拟局域网。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它还包括建筑物的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件。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
三、综合布线的特点(优越性)1、兼容性:指自身完全独立,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2、开放性: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3、灵活性。4、可靠性。5、先进性:所有布线采用世界上最新通信标准,链路均按八芯双绞线配置。5类带宽达100MHZ,6类带宽达200MHZ.6、经济性。
四、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成六个子系统:1、工作区子系统。2、配线(水平)子系统。3、干线(垂直)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的神经中枢。4、设备间子系统。用于放置进线设备和值班的场所。5、管理子系统。6、建筑群子系统。两个及两个以上建筑物。六、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等级1、基本型 2、增强型 3、综合型
IEEE802.3标准定义了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协议标准。以太网的物理层标准不同,表示它采用的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与传输介质的覆盖范围以及组网方式不同。传统以太网的物理层标准的命名方法是:IEEE 802.3 x Type-y Name.其中,X表示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Mbps;Y表示网段的最大长度,单位为100m;TYPE表示传输方式是基带还是频带;NAME表示局域网的名称。在双绞线组网方式中,集线器是以太网的中心连接设备。
如果需要连网的结点数超过单一集线器的端口数时,通常需要利用集线器向上连接端口级联以扩大局域网覆盖范围,基本方法有两种:堆叠式集线器结构与多集线器的级联结构。支持全双工模式的快速以太网的拓扑构型一定是星形。
采用全双工、点-点连接方式的快速以太网的介质覆盖距离将不受冲突窗口大小的限制,而只受传输信号的强弱限制。
自动协商功能自动选择共有的最高性能的工作模式。自动协商功能只能用于使用双绞线的以太网,并且规定自动协商过程需要在500ms内完成。物理层10BASE-5协议规定,粗同轴电缆的一个缆段的最大长度为500 m.
中继器只能起到增加传输介质长度的作用。中继器不属于网络互联设备。在10BASE-5协议中,规定最多可以使用4个中继器。网桥是在数据链路层实现网络互联的设备。根据网格的帧转发策略分类:可以分为透明网桥与源路由网桥。
网桥最重要的维护工作是构建和维护MAC地址表。
五、透明网桥的特点:
1、透明网桥由每个网桥自己来进行路由选择,局域网上的各结点不负责路由选择,网桥对于互联局域网的各结点是“透明”的。
2、透明网桥一般用于两个MAC层协议相同的网段之间的互联。
3、透明网桥的最大优点是容易安装,它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目前,使用得最多的网桥是透明网桥。透明网桥的MAC地址表要记录3类信息:站地址、端口与时间。环状结构可能使网桥反复转发一个帧,从而增加了网络中不必要的负荷,进而降低系统性能。为了防止出现这种现象,透明网桥使用了生成树算法。构造生成树首先要选择一个网桥作为生成树的根。
网桥存在着两个主要的问题是帧转发速率低与广播风暴,评价网桥性能的参数主要是:帧过滤速率与帧转发速率。
按照国际标准,综合布线采用的主要连接部件分为建筑群配线架、大楼主配线架、楼层配线架、转接点和通信引出端。
综合布线系统的水平子系统多采用5类和6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
水平布线子系统电缆长度应该在90 m 之内,信息插座应在内部作固定线连接。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