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中的听力理解部分历来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自四、六级改革后,听力部分所占比例由原来的20%升至35%,同时,最近又多所高校以机考形式试点,意味着听力能力的培养愈加重要起来。可以说听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四、六级考试成绩。因此,本文就“5W”沟通基本原理在四、六级考试中的应用进行讲解分析,希望能够对考生英语听力测试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
在讲解四、六级听力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真正在做听力题的时候,需要的英语知识只是一层外衣,有时内在逻辑能力更加重要。这一点和国外考试中的SAT和GRE中的句子填空题有点像,不同是,SAT和GRE的单词,不会就是不会,了解了逻辑单词全不会也没用。然而,四、六级听力中的单词对于学生来说相对简单,真正的难词比例非常小,故而,其实逻辑和思维能力更加重要。
四、六级听力考试时,很多人没有办法听懂或听到所谓的关键词,或者无法把听到的内容连接成句子,怎么办?实际上,关键点在于,太过于关注“听”而忽略了听力考试的思维和传播本质。
“听力”作为一种能力讲,本身是一个传播的过程,信息的接收是一个重要的过程。远在1948年,拉斯维尔于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即著名的5W理论。这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
Who (谁)
Says What (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 (向谁说)
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见图1)。
效果图
听力的过程也是传播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在听的过程,我们也需要这样的“思维经历”。实际上,在听的过程完全可以遵循这个脉络,从who入手,说话人中,重要的说话信息一般在第二说话人中,他说了什么,是我们做题的重点,即所谓的关键词。通过的途径一般有两种,conversation与paragraph,to whom 就是我们自己,而效果的考核就是我们题目。分析至此,可以发现,即使我们空缺中间say what 的过程,也可以得到至少四个过程,而最后一个过程效果分析,是可以通过四、六级考题出现的。所以,我们的听力考试实际上是逆向思维的过程,即了解了效果,通过效果推测原文,再将say what 过程补充出来。
相关推荐: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