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英语四六级真题及答案解析专题※ 真题及答案交流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来给大家讲一下2013年12月的四级写作的题目,我是来自北京新东方国内部的赵子凌老师。今天的这个题目出来之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写作的方法。我们先看一下这个题目,在Direction部分已经给大家把这个题目已经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它是让大家写一个"brief account of the increasing use of mobile phone in people's life"。
大家看到这个之后,就能知道这是当下的一个现象,看到这个现象之后,就会联想之前在新东方课堂上,大家学到的一些方法。比如说像这个题,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归为社会现象的一个话题,我们在联想课上有给大家讲过这个模块。
接下来我们在写这个图画的时候,大家可以在第一段把图画做一个简单的描述,比如看到这个图画,我们先做一个基本的一个选题。大家先看图画上有一幅图,一个男的,手上拿着手机,在过马路,所以旁边有一行英文解释,大家看一下,People are crossing the street looking at their cellphones, and using walking sticks in order to see。
大家看这个图,其实反映了当下的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大家过马路,大家在餐厅在吃饭的时候,忽略了更多的面对面交流,更多的把手机就是用到一个极致了。
所以大家看在写的时候呢,我们要把第一段,把这个现象借助这个图,先把它简单地阐述。其实这里面我们会用到我们在课上讲的一些方式方法,包括一些套句。第一段先把这个现象一定要引出来,之后呢,我们紧接着第二句话是什么?就把这个现象进行一个简单的解释说明,就是说这个现象在当今社会,尤其在年轻人中并不少见,这是第一段大概两句话,把这个宏观现象,包括微观现象进行了描述。
那么看到第二段,第二段怎么来写呢?我们看就是第二段我们要结合这个图,来进行详细的分析,比如说这个现象的利,弊,原因三个方面。大家看一下这个话题的主题,关于手机的过多使用,所以大家看到这个over use,over这个词可能就不是好的现象,所以第二段重点分析的时候,把这个侧重点放到这个上面分析,所以大家看我们在写的时候,回顾一下以前课上的一些内容,就可以知道比如说大家看手机的使用,导致的结果呢,无非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变少了,然后就是产生了一些疏远,isolation。这就是第二段大家重点去写的。
然后第二段的侧重点,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些例子,比如说在一些聚会,在平时的交流中,就是可以用一些这样的举例子,就是经常在课堂讲的举例法,来进行。
包括第二段以前跟大家讲过,还有包括一些数据法,比如说现在百分之多少的人每天用手机的时间超过多少小时,这是一个大家可以去自由利用我之前课堂的一个模块,去进行编的一个方法。第二段的内容大家看一下,就是把这个现象具体化了,放到学校,餐厅,包括在马路上,把它结合一起进行一个宏观到微观现象的具体阐释。好,这第二段你先得从弊端去讲。正好迎合题干中的这个部分,大家看一下。
题干说"explain the consequences of over using it ",正好第二段就都是围绕这方面来写。接下来看第三段,一般来说第三段是让给出你的看法,giving your comments,所以说第三段大家可以给出自己的一个看法,当然这个现象不好,所以更多的是要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说现在大家应该把重点放到比如人和人之间交流,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这方面,更少的把时间投入到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等等,这样的话它利于更和谐的人文交往关系的发展,所以在第三段呢,大家需要用的有一些关于建议的句子包括套句,在第三段可以使用到。好,这是今年的四级写作的题目。
大家发现跟今年6月份的题,同属图画类作文,但是你会发现会有点不一样。今年6月份的这个题呢,大家看到是一个叫观点论证型,就是一个正确观点的重要性的论证。那在12月份它变成另外一个考的重点类型,叫做社会现象类,所以这两种类型在写作中,其实写法的重点就是在第二段的写法,会有很大的一个区别。第三段也是有细微的差别,就是第三段其实都是个人观点的陈述,但是在今年6月份的真题中,大家侧重点放在用名言来进行一个点题,那12月更多是个人对现象的看法和建议,这两个题对比之后大家就会发现。希望大家在接下来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如果明年要考的同学,能有一个更好的了解,非常感谢大家关注四级写作,谢谢。
相关推荐:
2013年12月英语四六级真题及答案解析专题 ※ 真题及答案交流
2013年12月英语四六级成绩查询时间及方式 ※ 成绩查询免费提醒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