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25日,教育部召开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新闻发布会。此举引起了各界极大关注,恩波名师谢忠明就大家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作了一些深入的探讨。现将探讨内容拿出来与大家共享,希望对广大学生今后关于英语学习和四六级考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四六级考试为何要进行改革?
大家知道,1998年12月下旬在杭州举行的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扩大会审定通过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而教育部办公厅于2004年1月2日又下发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照这两份纲领性文件,我们可以发现这次改革的一些原因。可以说这次改革应该势在必行。
2、这两份纲领性文件有什么变化?
首先就教学目的而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规定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
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另外,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中的“教学要求”分基础阶段(基础要求1~4级,较高要求5~6级)、应用提高阶段(专业英语、高级英语)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被简化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每个层次中对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均做出了明确的定量,定性描述,并推荐了相应的词汇量,分别为4500,5500,6500。
由此可以看出,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突出了听说能力的培养。
3、这些变化又是如何体现在考试的改革中?
教学评估,也就是测试,是大学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贯彻执行教学要求的重要保证。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中,规定“着重考核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采用一定量的主观试题;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则将评估分成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并强调要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不应该用学生所获得的读、写、译考试成绩代替或平衡听说成绩;考试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但都是要充分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综合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此次《全国大学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是完全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而制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听说能力”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听力分值的增加由20%~35%,并设置长对话,短文理解和听写同考,也就在情理之中。
4、这次的《全国大学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有什么具体的变化?
为了让学生对《改革》方案更加明白,我要强调下面几点:
a) 从题量上来说,主观题比重有所加大,由原来的25%增加成35%到45%之间。
b) 就具体题型而言,听力20%增加到35%,包括长对话、短对话、听写、短文理解,实际上是只增加了长对话一项。
阅读40%下降到35%,但是分成了两块,close reading占25%,增加的fast reading占10%,估计在4篇,但都是比较短小(英专四级有这一题型8篇10个问题,每篇文章7~9行,要求在5分钟内答完10道题)。
综合运用占15%,cloze/error10%;SAQ或Translation占5%。
作文不变,还是写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分值依旧占15%。
单项词汇测试取消了。虽然令人费解,但从考研的试卷来看也是可取的。
说白了,和原来考试相比,这次增加了听力长对话,阅读的fast reading,其他部分全是已经考过的题型。
原先考试的大纲“阅读为主”,已改为“听说为主,阅读并重,全面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实际上,由于考虑到成本以听说为主,就是考听力为主,要体现说的能力,就目前考试而言,只能体现在长对话和作文上。
5、就05年即将到来的6月份考试来说上面这些都意味着什么?
05年6月四级新题型考试只在180所学校试行,集中在北京(24所)、江苏(12所)、上海、广州、山东、杭州、西安、武汉等外语教学水平相对较高且使用新教材的城市学校。
要强调的是,这次的成绩报道将全部采用新的计分方式,最高710分,最低290分,均值500分,参考及格线为500分(张学尧语)。成绩报告的形式为——不再发证书,而发成绩报告单。
6、国内其它考试有哪些参照?
与其他考试参照:专四、专八有fast reading题型,考研有运用题型(use of English)完型+翻译。
因为截至到目前为止,除了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之外没有其它更多的信息(如样题、分数转换方式、对各部分分值的解释都没有),估计,在近一段时间内相关的文件会下发到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高校,我们将对此予以持续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