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选题 |
第 3 页:答案及解析 |
1.【精析】BCD。本题考查的是火灾的分类。A类火灾是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选项中的BCD就属于此类物质。选项A煤气属于C类火灾。选项E变压器属于E类火灾。故本题答案为BCD。
2.【精析】ABD。本题考查的是按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划分的火灾等级。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l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故本题答案为ABD。
3.ABCE【解析】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3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当燃烧发生时,上述3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如果有一个条件不具备,那么燃烧就不会发生。实务教材p2
4.ABCD【解析】为防止火势失去控制,继续扩大燃烧而造成灾害,需要采取以下方法将火扑灭,这些方法的根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这些方法包括冷却灭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化学抑制灭火。实务教材p18
5.ABCD【解析】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密切相关。实务教材p6
6.BCD【解析】热量传递有3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实务教材p14
7.AD【解析】粉尘爆炸的特点。
1)连续性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因初始爆炸将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中形成更多的爆炸性泪合物而再次爆炸。
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而且热表面点燃较为困难。
3)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实务教材p21
8.ABCE【解析】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混有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实务教材p1—2
燃烧产物的概念。实务教材P7
9.ABC【解析】闭杯闪点是指在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闭杯中试样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实际应用中,通常将闪点<28℃的液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将闪点≥28℃且<60℃的液体归为乙类火险物质,将闪点≥60℃的液体归为丙类火险物质。实务教材p31
10.AB【解析】自燃:化学自燃、热自燃。实务教材P3。
11.ABD【解析】实际应用中,通常将闪点<28℃的液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将闪点≥28℃且<60℃的液体归为乙类火险物质,将闪点≥60℃的液体归为丙类火险物质。实务教材p31。常见的几种易燃或可燃液体的闪点。实务教材p4。
12.ABCD【解析】燃烧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CO、HCN、SO2、NO2等。实务教材p9。
13.ABD【解析】可燃固体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较少或逸散较快、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往往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这就是熏烟燃烧,又称阴燃。实务教材P7
14.BDE【解析】可燃液态烃类燃烧时,通常产生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实务教材P6碳氢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因受热裂解产生一系列中间产物,中间产物还会裂解成更小的碎片,这些碎片会发生脱氢、聚合、环化等反应,最后形成石墨化碳粒子,构成了烟。实务教材P7
15.ABC【解析】燃烧的发生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实务教材P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