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 A
解析: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消防安全检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可燃物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是否落实;动火作业的防火措施是否落实;用火、用电、用气是否存在违章操作,电、气焊及保温防水施工是否执行操作规程;临时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临时消防车道及临时疏散设施是否畅通。
2、答案: C
解析:对建筑物防火间距测量的具体方法:(1)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算,当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建筑物与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为建筑外墙至储罐外壁或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2)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为相邻两储罐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储罐与堆场的防火间距为储罐外壁至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3)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为两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4)变压器之间的防火间距为相邻变压器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变压器与建筑物、储罐或堆场的防火间距,为变压器外壁至建筑外墙、储罐外壁或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5)建筑物、储罐或堆场与道路、铁路的防火间距,为建筑外墙、储罐外壁或相邻堆垛外缘距道路最近一侧路边或铁路中心线的最小水平距离。
3、答案: D
解析:泡沫灭火系统组件的现场检查主要包括组件的外观质量检查、性能检查、强度和严密性检查等。其中,外观质量检查又包括机械损伤检查、表面涂层检查等。
4、答案: B
5、答案: D
解析:应急预案的编制内容应包括单位的基本情况、应急组织机构、火情预想、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初起火灾处置程序和措施、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安全防护救护和通信联络的程序和措施、绘制灭火和应急疏散计划图、注意事项等。员工的消防培训计划不属于应急预案编制的编制内容。
6、答案: B
解析:对于储压型干粉灭火系统,当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时,喷头的最大安装高度不应大于7 m;当采用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时,喷头的最大安装高度不应大于6 m;对于储气瓶型干粉灭火系统,当采用全淹没灭火系统时,喷头的最大安装高度不应大于8 m;当采用局部应用系统时,喷头的最大安装高度不应大于7 m。
7、答案: D
解析:干粉灭火系统干粉输送管道安装时,管道末端采用防晃支架固定,支架与末端喷嘴间的距离不大于500 mm。
8、答案: A
解析: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有以下几方面:(1)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 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3)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 m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 m2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4)建筑高度大于32 m且设置电梯,任一层工作平台上的人数不超过2人的高层塔架以及局部建筑高度大于32 m,且局部高出部分的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 m2的丁、戊类厂房可不设置消防电梯。
9、答案: B
解析: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 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建筑高度大于27 m,但不大于100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建筑高度不大于27 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2级。(2)除住宅建筑和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其他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0 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建筑高度大于24m,但不大于50 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建筑高度不大于24 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2级。
除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外,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保温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建筑高度大于24 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建筑高度不大于24 m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10、答案: A
解析:考虑到目前国内主战举高消防车——50 m高云梯车的操作要求,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 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以不大于50 m为宜。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病房楼的避难间位置应靠近楼梯间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得超过2个。避难间可以利用平时使用的房间,如利用每层的监护室,也可以利用电梯前室,但合用前室不适合用作避难间,以防病床影响人员通过楼梯疏散。避难间的净面积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0 m2确定。当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须保证其避难安全和可供避难的净面积不变。
消防万题库下载丨微信搜"万题库消防工程师考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