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知识 | 经济基础理论 | |
工商管理 | 农 业 | |
商业管理 | 商业营销 | |
税 务 | 物 资 | |
财 政 | 金 融 | |
保 险 | 邮 电 | |
水路运输 | 公路运输 | |
铁路运输 | 人力资源 | |
房 地 产 | 旅 行 社 | |
价格管理 | 饭店管理 | |
工商行政 | 建筑经济 |
1、政府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在微观领域中进行,在市场上实现。国家或政府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应主要在宏观领域进行。例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应集中在 ( )。
A.微观领域
B.宏观领域
C.物质生产领域
D.非物质生产领域
答案:B
2、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方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含义调控方式:国家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方式;社会团体或集体组织通过接受个人捐赠或个人缴纳,再以某种方式分配给个人的形式。
含义:经过再分配或调节以后的个人收入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一般包括消费和储蓄,对生产者还包含投资在内。
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一种收入分配方式。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物质条件是相对低下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原因是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差别的存在以及劳动的谋生性质。
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实现特点:按劳分配通常表现为按劳动贡献分配,并采取了货币化的分配形式;实施按劳分配的主体不是国家,而是企业,只在公有制经济中的企业范围内实现,收入多少要受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这些特点决定了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平等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而只能在一个公有制企业范围内实现。
例题:多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具有如下性质和特点( )。
A.它通常表现为按劳动贡献分配,并采取了货币化的分配形式
B.实施按劳分配的主体不是国家,而是企业
C.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而是在私有制、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实现的
D 按劳分配从根本上否定了一部分人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可能性。
答案:ABD
4、按生产要素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的含义和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资本、土地、劳动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它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效利用资源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它是以承认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和产权界定清晰为前提的。其他分配方式按个人资产进行分配、按需分配、福利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同程度地发挥着作用。居民收入来源和收入形式的多样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必要前提,但也是导致个人收入出现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
5、效率与公平的含义效率和公平是社会追求的两大目标,效率高低关系着一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公平与否关系着社会的稳定。
效率:指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从宏观层次上看,是指资源配置的效率,即经济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分配、社会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从微观上看,是指经济活动的效率,包括劳动生产率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公平:包含三方面内容,1、机会公平2、收入分配的规则公平;3、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是分配结果公平的基础。基尼系数和洛仑茨曲线
6、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的意义和内容意义: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这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总原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所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内容: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分配环节和不同的分配机制下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来说,在微观分配领域和初次分配中应更强调效率,在宏观领域和再分配过程中应更注重公平;还必须提供相应的机制和制度保证。
例题:单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总原则是( )。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在最大限度上实现收入平等和机会平等
D.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
答案:A
(四)经济增长与发展战略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区别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经济增长率:G = △Yt / Yt-1,其中,△Yt表示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Yt-1为上年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但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没有考虑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响。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2、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短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总需求的变化。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净出口需求四个部分。其中,政府支出是外生变量,其大小取决于政府的经济政策。长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和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提高生产要素效率: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管理效率提高;人力资本增进、知识积累和教育发展。
3、经济周期的含义和阶段的划分含义: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新)阶段划分:四个阶段,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
4、发展战略的含义和类型(新)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较长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所做出的总体部署和决策。特点: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内容:5个方面,即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含义和内容(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1980-1990,奠定现代化基础阶段,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1990-2000,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亿美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2000-2010,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2021,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2021-2050,基本实现现代化。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内容(新)经济方面的目标: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7、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够持续进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要条件: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8、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含义(新)含义:指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中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也就是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该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我国现在正处在从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即现代化经济结构的转变之中。这个转变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也可以说就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流动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新)3个要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点击文件名下载:经济基础知识
推荐:2006年经济师网络辅导课程,通过率90.6%
经济师课程辅导方案 |
精讲班 |
冲刺班 |
中级经济基础 | ||
中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 ||
中级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 | ||
中级人力资源专业知识与实务 | ||
中级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 | ||
中级邮电专业知识与实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