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会计账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1.会计账户的对应关系
对每项经济业务记录所形成的这种“借”记账户和“贷”记账户之间的联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着这种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和整个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可以检查经济业务的处理是否合理合法。
【例3—8】华泰公司2009年6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从银行取得六个月的借款100 000元存入银行。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了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记借方;同时负债中的“短期借款”也增加,记贷方,借贷双方的金额相等。此时,“银行存款”账户与“短期借款”账户就发生了对应关系,这两个账户也就成了对应账户。将该笔业务在两个账户中进行登记,并用箭头表示如图3—14,可以看出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是100 000元资金从“短期借款”来,存到“银行存款”去。
(2)收到国家投资的一台设备,价值200 000元。
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增加,记借方,同时引起了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增加,记贷方,增减的金额相等。将该笔业务在两个账户中进行登记,并用箭头表示如图3—15,可以看出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是l00 000元资金从国家投资“实收资本”来,到“固定资产”去。
2.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的概念。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时,习惯上采用示方式。“上借下贷,左右错开”的列示方式。会计分录的要素包括记账方向、会计科目和应记金额。
(2)会计分录的分类。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
复合会计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一般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分录。
(3)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
①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是资产(费用、成本),还是权益(收入);
②确定涉及哪些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
③确定应记入哪个(或哪些)账户的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的贷方;
④确定应借应贷账户是否正确,借贷方金额是否相等。
假设该企业2009年12月1日各账户期初余额如表3—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