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二)有利于培养会计人员会计职业道德情感
(三)有利于树立会计职业道德信念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形式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
(一)接受教育。接受教育即外在教育,是指通过学校或培训单位对会计人员进行以职业责任、职业义务为核心内容的正面灌输,以规范其职业行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教育。具有被动性。
(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修养。具有主动性,内在性,自觉性。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普及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广泛宣传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常识,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采取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介普及会计职业道德知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是指对会计人员开展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为内容的教育。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这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应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
(三)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职业道德警示教育是指通过开展对违法会计行为典型案例的讨论,给会计人员以启发和警示,提高会计人员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其他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
四、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通过会计学历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1.会计学历教育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大专院校会计类专业就读的学生,是会计队伍的预备人员,他们当中大部分将进入会计队伍,从事会计工作。在大专院校的学习阶段是他们的会计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善恶判断标准初步形成的时期,所以会计专业类大专院校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会计人员岗前教育的主要场所,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学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程设置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应有地位。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专业课,而忽视了职业道德课,会计职业道德一直没有作为单独一门课程纳入会计学科体系,职业道德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第二,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很多学校不重视给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风险意识、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导致毕业生虽然具有相对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却缺乏会计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学历教育中的目标和措施。
(1)目标:第一,使学生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内容,树立职业道德观念;第二,使学生了解会计职业面临的道德风险,提高运用道德标准判断是非的能力;第三,培养学生树立起会计职业情感和观念,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并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奠定基础。
(2)措施:
第一,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课程。通过在校阶段的教育,向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第二,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学校要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内容中,增加学分比重,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第三,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测试和评价。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应定期进行测试和评价。
(二)通过会计继续教育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含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完成某一阶段专业学习后,重新接受一定形式的、有组织的、知识更新的教育和培训活动。继续教育是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
(1)是针对性。
(2)适应性。
(3)灵活性。
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1)形势教育。通过形势教育,让会计人员了解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形势,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会计工作和理论发展趋势。引导会计人员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深刻领会会计工作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他们立志改革,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2)品德教育。教育的重点是引导会计人员自觉地应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指导和约束自身的行为,提高职业道德自律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稳定的道德品行。
(3)法制教育。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法定权利和义务,明确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