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发出存货的成本=(350×20)+(50×20+300×22+150×24)+(50×24+400×26)=29 800(元)
月末结存存货成本=8 000+27 400-29 800=5 600(元)
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在物价上涨或下跌时,期末库存存货的成本接近市价。缺点是一次发出存货涉及不同批次、不同单价的,需要按两个以上不同的单价计算存货的发出成本,计价较为复杂。
(2)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以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收入存货数量为权数,于月末一次计算存货平均单价,据以计算当月发出存货和月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期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或:
期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
仍以[例4—26]为例,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如表4—2所示。
表4—2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1 300×23.60=30 680(元)
期末结存存货实际成本=200×23.60=4 720(元)
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存货价值时,发出存货成本较为均衡,但与现价有一定差距。当市价上涨时,加权平均成本会小于现价;当市价下跌时,加权平均成本又会大于现价。
(3)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每次收入存货以后就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即本批收入存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批收入存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其计算公式为:
仍以[例4—26]为例,采用移动平均法计价如表4—3所示:
表4—3
2008年4月发出存货的成本=350×21.56+500×24.22+450×24.22=30 555(元)
月末结存成本=8 000+27 400-30 555=4 845(元)
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比较均衡,但同加权平均法一样,计算出来的存货价值与现行成本有一定差距,计算工作量较大。一般适用于品种简单,前后进价相差幅度大的存货。
(4)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以每一批存货的实际进价作为该批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每批存货发出成本=每批存货发出数量×该批存货实际进货单价
采用个别计价法,财会部门应按存货购进批次设置存货明细账,业务部门应在发货单上注明批次,仓库部门应按库存购进批次分别堆放。
个别计价法便于逐笔结转发出存货成本,计算比较正确,但工作量较大,使用于进货批次少,能分清批次发货的品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