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财政法规制度
第一节 预算法律制度
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
(一)《预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是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是制定其他预算法规的基本依据。
(二)《预算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由国务院于l995年11月22日颁布,是《预算法》有关规定的具体和细化。
二、国家预算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
1.国家预算的概念。
国家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进行财政分配的依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2.国家预算的起源。
国家预算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最早——英国;我国最早在清朝末年。
3.国家预算的特征
计划性、法律性、集中性(综合性)、年度性。
(二)国家预算的作用
1.财力保证作用。
2.调节制约作用。
3.反映监督作用。
(三)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我国国家预算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1.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2.我国的国家预算共分为五级,具体为:
(1)中央预算;
(2)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3)地市级(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
(4)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
(5)乡镇级(乡、民族乡、镇)预算。
【例题1·单选题】我国财政支出组成的级次是( )。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答案】D
【例题2·判断题】国家预算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
【答案】√
(四)国家预算的构成
纵向——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中央预算在国家预算中处于主导地位,地方预算在国家预算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横向——财政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
1.中央预算——中央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中央预算支出由中央本级支出和补助地方支出组成;中央预算收入主要由中央固定收入、共享收入的中央收入部分、地方上解收入等组成。
2.地方预算——地方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预算收入主要由地方固定收入、共享收入的地方收入部分、中央对地方的返还收入、补助收入等组成。
3.财政总预算——政府财政汇总预算。
各级总预算由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
4.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会计单位以及这些部门所属下级单位的财务收支预算。
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立法机关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一个部门编制一本预算。
部门预算是以编制部门预算为依托的一种预算资金管理制度。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单位的一切收支计划,均需事前编制预算,事后编报决算。
预算级次之间的关系是:单位预算服从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服从本级预算,本级预算服从总预算;地方预算服从中央预算。
【例题3·多选题】下列属于国家预算构成的有( )。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总预算
D.部门单位预算
【答案】ABCD
三、预算管理的职权
(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审查权、批准权、变更撤销权;
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有:监督权、审批权、撤销权。
特殊:设立预算的乡、民族乡、镇,由于不设立人大常委会,因而其职权中还包括由人大常委会行使的监督权等。
(二)各级财政部门的职权——编制权、执行权、提案权、报告权。
(三)各部门、各单位的职权
编制、执行本部门、本单位预算、决算,并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按照国家规定上缴预算收入,安排预算支出,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例题4·多选题】下列( )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管理职权。
A.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B.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
C.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答案】AC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