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成本,会计人要把握三项原则:①先开源后节流,不能因为降成本而影响业务拓展,降成本首先应着眼于不产出的方向;②只控制不压制,制定标准、制定限额、制定预算、规范审批,把费用的大数框住,而不要斤斤计较于单笔报销的金额;③前段优于后端,对事项进行控制一定好于对发票进行控制,先管住事。
1
日本太阳公司为提高开会效率,实行开会分析成本制度,成本算法是:会议成本 = 平均时薪×3×2×开会人数×会议时间(小时)。公式中平均工资所以乘3,是因为劳动产值高于平均工资;乘2是因为参加会议要中断经常性工作,损失要以2倍来计算。参会的人越多,与会人级别越高,会议时间越长,成本越高。
2
服务业怎么计算成本呢?很多公司做账时采用简单化处理,不分成本费用,全部当期费用化。这么做亦无不可,甚至更符合谨慎性原则。但也有一点不利,就是不能准确地判定服务业的毛利水平与保本点。成本与费用应怎么划开呢?说一个简易标准吧,费用如果能准确断定为某项或某几项收入发生,应直接计作成本。
3
成本费用如何控制呢?先分下类:①战略性成本费用,影响持续数年,多不可逆,如筹建新生产线、开拓海外市场等;②策略性成本费用,确定后是否调整要等效果与反响出来后,在调整之前不可控,如产品设计成本、广告投放等;③经营性成本费用,可以通过预算控制、标准控制、总额控制压缩一些,但意义不大。
4
降低成本费用从来都是企业走下坡路时的无奈之举。但凡企业管理稍稍规范一点,降低采购成本,降低仓储成本,降低制造费用,降低人工成本,都只是理论上可行,实际难有操作的空间。唯一可行的是压缩点期间费用,压缩的金额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有企业宣称降低成本费用效果明显,几乎只有一个可能:裁员。
5
生产制造型企业降成本最靠谱的五个方面:①产品标准化,零配件标准化,尽量减少开模次数;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始终要相信,机器的效率要高于人工,别做血汗工厂;③规模化作业,只有规模上去了,单位成本才降得下来;④产品设计要科学,既要抓住顾客,又要省却冗余,这道卡决定了生产中70%的成本。
6
如果问产品成本怎么控制,从何时开始控制?估计答案五花八门,材料采购、人工配置、机器利用、车间管理,都可以说出点道道。真到了这些环节,所做的对节俭成本作用有限。产品成本控制的源头要上移,需着眼设计环节。有统计数据表明,设计环节决定了产品90%的成本。设计不经济,成本就没法降下来。
7
说说会计账面不体现,却又至关重要的设计成本。据统计,产品至少70%的成本在设计阶段就不可逆了。譬如,确定手机式样与功能后,在生产阶段降成本可使劲的空间就不大了。相反,如果能在设计手机型号时有取舍地抛弃顾客用不上的功能,生产成本只怕更易降低。观念前置,在设计阶段降成本更可为、更可取。
8
产品成本含三块: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制造费用。无论采用何种分摊方法,会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都是相对成本。譬如,生产满负荷或不满负荷,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分摊比率都会不同。还有,规模生产与非规模生产对单位产品成本影响也很大。因此,做定价、投产决策时,最好核算不同情态下的产品成本。
9
产品成本核算最严谨的方法是作业成本法,它以动因为依据把费用分摊进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实操很难,目前还没有听说哪家企业这么做了。为什么好东西没人用,并非做不到,而是因为做了不能给企业带来增量的价值。产品成本仅仅是倒算利润的依据,它几乎不能对市场竞争形成影响,核算糙点细点无所谓。
10
降低成本费用往往只能当口号来看。如果企业不是粗放管理,除非裁员,降成本费用的空间着实有限,相信CEO与CFO们都明白这点。为何企业都大力宣传降低成本费用呢?原因有几点:①让员工养成节俭意识,时刻有根弦别浪费;②传递业绩压力,让员工感觉他们也能影响公司的利润;③为减员增效、绩效考核造势。
11
上大学时学《成本会计》,记得有个结论,把产品成本核算准确有助于企业做出恰当的定价决策。今天回想起这句话,觉得颇有几分可笑。产品的定价其实和成本没多少关系,定价主要取决于客户需求与市场竞争。有本事就把产品做成苹果那样,可以一直定高价。如果产品资质平平,就只能追逐竞争对手制定价格了。
会计从业万题库 | 微信搜索"考试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从业资格交流群: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