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会计基础 > 辽宁 > 正文

2012辽宁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模拟试题(1)

2012年辽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时间各市不同,考试吧搜集整理了2012辽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供考生复习备考。
第 1 页:单选题
第 5 页:多选题
第 7 页:判断题
第 8 页:单选题答案
第 12 页:多选题答案
第 14 页:判断题答案

  21.下列选项不属于出纳人员的职责范围的是( )。

  A.登记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日记账

  B.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

  C.办理库存觋金收付和结算业务

  D.债权债务登记工作

  22.某企业2010年9月份购人设备一台,该设备原值为120 000元,预计可使用年限10年,按照有关规定,该设备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5%,请计算该设备在2010年用年限平均法计算出的应该计提的折旧额是( )元。

  A.2 550

  B.1 950

  C.2 850

  D.3 000

  23.某企业的一辆运输卡车原值为90 000元,预计总行驶里程为60万公里,其报废时的净值率为10%,本月行驶6 000公里,则该辆汽车用工作量法计算出的月折旧额是( )元。

  A.81

  B.570

  C.710

  D.810

  24.甲企业收到乙企业作为资本投入的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一台,该设备按投资合同或协议预定的价值为35 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企业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元。

  A.借:固定资产35 000

  贷:实收资本——乙公司35 000

  B.借:固定资产35 000

  贷:资本公积——乙公司35 000

  C.借:固定资产35 000

  贷:盈余公积——乙公司35 000

  D.借:固定资产35 000

  贷:未分配利润一一乙公司35 000

  25.某企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该企业于2010年12月份购入设备一台,该设备原值为80 000元,预计可使用年限5年,预计该设备报废时的净残值收入为3 000元,该设备在2011年应该计提的折旧额( )元。

  A.30 000

  B.32 000

  C.28 000

  D.25 000

  26.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设备作为企业自有的固定资产核算,体现的是( )原则。

  A.重要性

  B.谨慎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客观性

  27.某企业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前半年为先进先出法,后半年随意改为加权平均法主要违背

  了( )。

  A.谨慎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28.下列项目中,能同时影响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的是( )。

  A.接受投资者投入设备

  B.赊购商品

  C.收回应收账款

  D.支付股票股利

  29.下列税金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是( )。

  A.印花税

  B.增值税

  C.营业税

  D.车船税

  30.在记账无误的情况下,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不一致的原因是( )。

  A.存在应付账款

  B.存在应收账款

  C.存在外埠账款

  D.存在未达账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 快速通关宝典
    68%的用户选择
  • 高端旗舰班
    32%的用户选择
基础阶段
零基础精讲班
强化阶段
冲刺串讲班+专题特训班
冲刺阶段
真题技巧+大数据模考班
万题库智能练习
高频常考+高频易错
尊享服务
1V1微信答疑+班主任全程督学+离线回放/无限次下载
特需保障
考试不过,第二年免费重学!
套餐价格
全科=1780元/套
适合学员
①即将考试,全面学习没太多时间,但又不会合理安排冲刺计划的②基础比较好的③没学好或没怎么学,想临时抱佛脚的!
马上报名
版权声明:如果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会计从业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会计从业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