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
第 3 页:多项选择题 |
第 5 页:判断题 |
第 6 页:案例分析题 |
第 7 页:参考答案 |
三、判断题
1.√ 【解析】税务登记范围包括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均应当办理税务登记。扣缴义务人应当在发生扣缴义务时,到税务机关申报登记,领取扣缴税款凭证。
2.× 【解析】日记账是一种特殊的明细账,一般使用订本账。所以,银行存款日记账使用的是订本账。
3.× 【解析】会计行为的规范化主要依赖于会计法律制度。
4.× 【解析】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两者的作用范围不同: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其调节的范围远比法律广泛。
5.√ 【解析】付款人承兑商业汇票,应当在汇票正面记载“承兑”字样和承兑日期并签章,且不得附有条件,承兑附有条件的.视为拒绝承兑。
6.× 【解析】一般纳税人应按规定时限开具专用发票,不得提前,也不得滞后。
7.× 【解析】单位和个人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的各种款项结算,均可以使用支票。
8.× 【解析】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的对象是会计行为,并对发现的有违法会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9.× 【解析】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它体现征税的深度。
10.× 【解析】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11.× 【解析】单位在会计核算时,应严格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也要考虑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
12.× 【解析】把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的标准是住所和居住时间。
13.√ 【解析】略
14.√ 【解析】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15.× 【解析】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现行法律规定,危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亦成为“非法行为”,违法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违法行为中只有违反刑事法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才是犯罪。
16.√ 【解析】根据规定,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妥善存放和保管发票,不得丢失,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
17.× 【解析】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这说明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内的有关单位和部门同样是《税收征管法》的遵守主体,必须遵守《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
18.× 【解析】纳税人在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应当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报缴纳税款。
19.× 【解析】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它并不能调整经济生活巾的各种会计关系。
20.× 【解析】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包括纳税人未缴纳的税款和纳税人未缴纳的滞纳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