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对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的考查,也可以说是对哲学定义的考查。世界观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即用理论形式表述的,或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所以,本题选B。
2.[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所有哲学共同具有的特点的认定。在本题中,命题A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所有哲学都是世界观的统一,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所以不选。命题B属于旧哲学的特点,也不是所有哲学的特点。命题C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也不属于所有哲学共有的特点。只有命题D,属于所有哲学共有的特点,即不管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不管是古代哲学还是近代哲学、现代哲学,都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所以本题选D。
3.[答案] B 【解析】 “心想”是一种思维活动,“事成”则是客观事物本身的运动过程,如果“心想”就能“事成”,这也就是说,思维可以直接成为客观事物,这是典型的精神决定物质的观点,所以本题选B。
4.[答案] D 【解析】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也就是一定的质所以能够存在的量的限度(范围)。适度就是把握住决定事物质的数量界限,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恰如其分。
5.[答案] C 【解析】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推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从而揭示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这个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也就是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本题选C。
6.[答案] D 【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形态。所以本题选D。
7.[答案] D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是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所以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之所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在于实践是认识的动力、来源、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之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8.[答案] A 【解析】 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辩证唯物主义主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本题选A。
9.[答案] B 【解析】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本题选B。
10.[答案] D 【解析】 本题是对经济基础内涵的考查,是基本知识题,比较容易。
11.[答案] D 【解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都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因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12.[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1927~1930年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的形成,成熟的标志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3.[答案] D 【解析】 1945年中共“七大”,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是中国的共产主义。所以,本题选D。
14.[答案] C 【解析】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运动。在革命阵线上,它不再属于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范畴,而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本题选C。
15.[答案] B 【解析】 三大作风,是毛泽东在1945年中共“七大”所做的书面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本题选B。
16.[答案] B 【解析】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本题选B。
17.[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形成时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特征,即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毛泽东认为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它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因此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18.[答案] A 【解析】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贯彻了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指导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回答本题关键在于区别“方针”、“原则”和“阶级路线”。
19.[答案] C 【解析】 1956年,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三大改造使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社经济比例大幅度上升,已居于绝对统治的地位。这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所以,本题选C。
20.[答案] A 【解析】 本题是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特点的论述,考查中国革命采取的主要形式的原因问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采取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而不是合法的议会斗争、罢工等形式,这是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这个特殊国情所决定的。最准确的答案是A, B、C、D都是由A派生出来的,是它的组成部分,它们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和武装斗争的长期性问题。
21.[答案] B 【解析】 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的进军,是将革命的退却和进攻结合起来的典范。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伟大探索。所以,本题选B。
22.[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建国初期重要领导人的论断,属于记忆性试题。
23.[答案] B 【解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也贯穿邓小平理论的始终。
24.[答案] B 【解析】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破除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25.[答案] C 【解析】 修改宪法只有全国人大有此权力,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提法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6.[答案] D 【解析】 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思想,也就是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梯次推进。
27.[答案] D 【解析】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所以选D。
28.[答案] B 【解析】 A是科学文化建设课题,C是政治的思想的问题,D是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问题,所以只能选B。
29.[答案] A 【解析】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以后建立起来的新型的国家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所以,本题选A。
30.[答案] B 【解析】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第一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所以,本题选B。
31.[答案] B 【解析】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
32.[答案] A 【解析】 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说:“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33.[答案] D 【解析】 ABC这三个选项都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是D。
34.[答案] A 【解析】 这是江泽民十六报告的正式说法,可联系第四章有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内容来理解。
35.[答案] B 【解析】 这是江泽民十六报告的正式说法。
36.[答案] D 37.[答案] D 38.[答案] C 39.[答案] C 40.[答案] A 二、辨析题
41.[答案] 错误 不能把人的价值仅仅归结为自我价值,更不能夸大自我价值,把人的价值仅仅看成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原因在于:第一,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自我价值是指个人作为主体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对个人自我需要的满足。社会价值是指个人作为客体,通过实践满足他人、满足社会的需要,也就是对他人、对社会做出贡献。第二,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要尊重自我价值,一个人连自己最基本的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就根本谈不上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同时,又必须以社会价值为前提,没有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也谈不上满足个人的需要。特别是当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要求发生矛盾时,有必要牺牲个人的利益,维护集体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片面强调自我价值,实质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
解析】 人的价值从根本上说在于其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对他人和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以及贡献的大小,也就是人的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所以,评价人的价值必须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从人对社会的意义来说,人的价值体现在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另一方面从社会对人的角度来说,人的价值体现在社会尊重人的尊严和地位以及满足人的需要。
42.[答案] 错误 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其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及其《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起来,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解析】 鸦片战争和战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此,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到1900年的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及其《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三、简答题 43.[答案] (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精神过程,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客观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水平如何,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中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44.[答案] 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这两个革命各有自己特定的任务,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但这两个革命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45.[答案]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主要的内容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非几个观点的简单组合,而是由一系列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思想观点构成的统一整体。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更为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根本目的、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问题,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宗教、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是由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构成的一个完备的科学理论。
四、论述题
46.[答案] (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2)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就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吸取其精华,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3)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
【解析】 本题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分析我国现实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说横跨了“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三门课,具有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