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成人高考 > 复习指导 > 政治 > 正文

2017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章节重点考点(6)

来源:考试吧 2017-10-26 14:00:07 要考试,上考试吧! 成考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2017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章节重点考点(6)”,更多2017成人高考复习指导,请及时关注考试吧成人高考网或搜索公众微信号“万题库成考”获取!

  点击查看2017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章节重点考点汇总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1)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与自然界不同,社会历史是由人和人的活动构成的,它是人们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马克思指出,历史不是某种神秘精神力量的工具,“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没有人的创造性活动,就没有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这正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根本区别。社会规律正是形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人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认识、利用和驾驭社会规律,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可能途径进行能动地选择,从而创造历史。

  (2)社会规律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存在、实现和体现。

  自然规律无论人类活动是否参与,都在起作用。与自然界不同,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社会存在和运动的方式。社会规律不存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外,而是存在并实现、体现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

  (3)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人们的实践活动纷繁复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千差万别,在现象上表现为多样的偶然性而不重复;历史必然性即存在和实现于偶然性之中,社会规律和发展趋势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和层出不穷的历史事件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社会规律虽然有其特点,但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相对稳定性以及普遍性、重复性,不依人的意识、意志为转移。

  社会规律同人的自觉活动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社会规律就是人们“社会行动的规律”,而人们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历史的作用也只有在认识和遵循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对社会规律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人的自觉活动就越自由,其作用就越大。

  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创造活动的辩证统一。我们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深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特别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认清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为历史发展具体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曲折和偶然性所左右,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把探索、尊重社会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辩证统一起来,才能不断夺取更大的胜利。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新的生产关系刚刚建立时,是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最终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这就是两者之间“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化发展,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这一规律具有重大意义:在理论上,它是我们科学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它是我们观察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出发点。在实践上,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理论依据。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所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当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指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及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根源于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变革。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总要利用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并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现象作斗争;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的需要时,就起促进作用,不适合时,就会阻碍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

  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是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基础之上的。当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之时,为它服务的上层建筑和它是基本适合的;当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之时,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之间就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从而要求上层建筑的变革。两者的矛盾运动也是“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性质及其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变革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这一规律的重大意义:在理论上,要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辩证原理,反对否认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片面夸大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唯心主义上层建筑决定论,也要反对忽视和否认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机械决定论和自发论。在实践上,这一规律为观察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使我们能正确分析社会的经济同政治、思想现象之间的关系。这一规律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高效率,维护安定团结,激发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保证和环境,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因为: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形态。在这两对矛盾中,前一对矛盾更为根本。

  (2)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和特殊本质,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3)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其运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社会发展以生产力为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新的经济基础又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这种层层决定和反作用的关系,形成了以生产力为最终根源、整个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前进上升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一般进程具体表现为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

  (二)“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是“生产力标准”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产是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关系存在、发展的最终根源。

  (3)物质生产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不断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是不能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它决定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有一定限度,归根结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要反对历史多元论和历史相对主义。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革命、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等等,都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推动社会的发展,它们汇成作用和反作用、决定作用和相互作用的综合力量。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归根到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社会革命、科学技术,归根到底,也是在一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发生和发挥作用的。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观点。历史多元论认为,历史“是被多元地决定的东西”,人们的思想、知识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否认物质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从而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坚持生产力标准,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1)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是判断一切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2)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3)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一切制度进步、优越与否的根本标准,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所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允许生产力以过去没有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发展,发展先进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率。

  生产力标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检验真理的客观实践标准的运用和深化,也是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的体现。生产力标准是判断社会进步的锐利武器;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这是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和尊重实践的重要的唯物史观根据;它是进一步深化、完善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锐利武器。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都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也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最后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进而过渡到共产主义。因此,江泽民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是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三)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包括不同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等基本形式。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主要和直接表现为阶级矛盾,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因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主要表现在:

  (1)阶级斗争促进了阶级社会质的飞跃。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造成了社会的革命和进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在阶级社会的量变过程中,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多少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阶级斗争只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在于:①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②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③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社会革命的本义是指政治革命,它的实质是先进阶级用革命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以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腐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革命的首要基本标志。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广义的社会革命包括社会生活中一切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变革。社会革命的作用是:其一,它是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实现社会更替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其二,它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其三,它教育、锻炼先进阶级的广大群众,使他们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它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是“历史的火车头”。

  2.社会改革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改革是在维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的调整和对某些具体制度的变革;一般来说是在社会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经常性、普遍性、渐进性等特点,属于社会根本制度的局部的量变。应当把剥削阶级进行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区分开来。前者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剥削制度,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后者则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

  ②社会改革的作用是:第一,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经常性形式和有效途径,可以缓和、调节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二,它解放和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力,并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第三,社会主义改革的作用是:其一,它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和直接动力。其二,它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能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其三,它是对社会主义传统体制的根本变革。改革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把我国当前的改革看做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作用。

  (五)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1)科学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认识功能。古代科学对无神论起了促进作用。近代科学为近代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缺口。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科学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重要意义。

  (2)科学技术具有生产功能,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物质生产手段、条件、过程和效果等起着巨大的推动和改造作用,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

  (3)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变革,造成产业结构的变化,造成产业、企业之间关系的改变,为消除三大差别创造条件。

  (4)科学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们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

  (5)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具有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功能,促进文教、艺术和各种社会服务事业的繁荣。

  2.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引起生产力革命,生产劳动日益智能化、自动化,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2)科学技术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科学革命必然导致社会革命,它创造社会革命的思想条件和物质前提,往往成为社会革命的先导。

  (3)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变革着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包括生产活动方式、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军事斗争方式、生活方式等等;不断变革着人的精神世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它反对宗教神学,促进观念形态的革新;它引起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4)科学技术革命,为解决一系列全球问题创造条件,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要重视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但要反对片面夸大其作用,认为科学技术可以主宰、改变人类的一切;清除一切社会弊端,否认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作用的“技术决定论”或“技术悲观论”。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受社会经济、政治、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它掌握在不同的人和阶级、势力的手里,作用是不同的。要把对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科学技术本身区别开来。(六)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

  1.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

  伴随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爆炸、粮食危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涉及全世界所有国家、民族利益,具有全球性和世界性影响,因此被称为“全球问题”。

  要明确认识到:

  ①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矛盾,这个矛盾处理不好,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

  ②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科学和价值的矛盾,科学技术发展一方面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与发展,也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冲突的一面。

  ③全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涉及社会制度、观念、社会组织管理、整体社会领域等一系列问题,这是由于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失去控制,不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造成的。

  2.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伴随着全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其基本思想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类的需要;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不应牺牲后代人的需要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和资源,使经济发展能够持续进行下去。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是:

  ①它表明和证实,社会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一旦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发展将出现灾难性后果。

  ②社会发展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在社会发展中,人类无疑应该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但同时要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

  ③要正确处理人类社会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把它们结合起来。

  三、历史的创造者

  (一)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是:

  (1)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是人的活动的历史,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人类承担的。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发展。“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语)

  (2)人的活动离不开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规模、程度、状况制约着人的活动。人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

  要对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作出区分。凡是在社会中从事一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参与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活动的人们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二)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因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马克思、恩格斯语),人民群众最终“决定历史结局”(列宁语)。

  (2)个人,即使是杰出人物,其业绩的取得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脱离人民群众,将一事无成,与人民群众对立,将为历史所淘汰,以遭受失败而告终。

  (3)社会发展规律必须通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出来,人民群众之人心所向预示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归根到底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实践活动提供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实践经验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同时他们也直接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4)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总是受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3.这一原理的意义

  在理论上,要反对唯心主义英雄史观。英雄史观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认为帝王将相和英雄豪杰的意志、思想动机决定社会的发展,这是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另一种是认为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社会的发展,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神秘力量的体现者、受托人,这是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两者有着共同的本质,即都认为精神力量决定社会发展,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在实践上也具有重要意义:(1)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归根到底左右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始终是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人心所向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预示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趋势。(2)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这一原理的基础之上的,是这一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运用。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是胜利之本,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就要深刻领会“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党的十六大报告)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不同作用和个性的个体。人民群众也由个人构成,没有个人,也就没有人民群众。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地位和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和势力,以及个人具有的才能、知识、素质和个性等等。个人可以推动、加速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可以延缓、阻碍社会历史的发展。

  2.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1)在个人中,按其在社会历史中作用和影响的大小,可以划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对社会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个人。其中,能反映时代要求,在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作用和显著贡献的历史人物,就是杰出人物,亦称“伟大人物”。杰出人物的产生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它是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产生的,“时势造英雄”,即时势召唤、锻炼和筛选英雄。一定时代提出一定任务,一定会有人发现并提出它,这是必然的;但谁来做这件事,恰巧是某个人物而不是别人,这又是偶然性,与个人的聪明才智、努力奋斗以及机遇等因素有关。杰出人物的产生,体现了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2)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①他们是历史事件的主要当事人,是重要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和指挥者。他们使历史事件打上自己意志的烙印和特征。②他们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他们比一般人觉察问题早,站得高,看得远,承担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人强烈,因此能首先将历史进程提出的任务指出来,制定解决的方案,并组织群众实现历史任务。③他们是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者。他们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影响历史事件的结局或成败,但不能改变和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杰出人物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科学、文化教育和艺术等各方面的杰出人物,其具体作用各有特点,要具体分析。

  (4)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杰出人物对人民群众具有指导、教育、动员和组织作用,群众需要杰出人物。另一方面,杰出人物又离不开人民群众。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代表群众,依靠群众才取得了成功,他的业绩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3.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包括杰出人物)要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全面的考察。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在分析有阶级斗争的社会中的历史人物时,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们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客观地、本质地加以考察和评价。

  (四)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a. 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c.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d. 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四、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形态及其更替

  1.社会形态的含义和内容

  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把复杂的社会关系区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主要指生产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包括文化、道德、政治关系等)。经济基础是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其中,前者是思想上层建筑,后者是政治上层建筑。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根据和指导,后者在前者指导下建立起来,是前者的物质附属物;后者为前者的传播、实现提供政治保证,并强烈影响前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经济基础的性质是划分不同类型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志。不同社会形态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不同。社会形态范畴是对一些同类社会共同体本质的概括,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民族中有不同的特点。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一个具体的社会形态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2.社会形态的更替阶段

  社会形态的演化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决定的,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过程。人类社会已经出现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以生产关系划分为标准的社会经济形态).

  (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1.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指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因为:

  (1)社会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人口,特别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性。

  (3)社会发展是由许多个人意志和活动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尽管人们都在进行着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但人活动的目的不是主观自生的,社会发展的现实常常既不是这些人,也不是那些人所期待的。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使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社会形态。

  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是指,在一个国家、民族处于历史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出多种可能的途径。哪一种可能变成现实,取决于这个国家、民族的自觉选择,取决于这个国家、民族内部不同阶级、集团的力量对比。选择可以使一个民族跨越一定社会形态,通过不同道路实现社会发展的规律。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民族利益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二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这种把握程度,直接制约着其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三是取决于对国际环境的认识,从对这种认识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3.主体选择性与社会发展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

  社会规律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但社会历史的具体内容则受到主体的认识、意志和选择的重大影响,社会发展过程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创造过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社会发展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决定性通过人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表现和实现出来,主体选择性是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实现形式。另一方面,主体选择性又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为前提;选择是在既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是在客观可能的时空条件下的选择,它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们不能选择生产力,也不能任意选择和变革生产关系;更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

  (三)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是指: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在生产力推动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秩序是: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

  2.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是指:就具体国家和民族来说,社会形态的更替并不是严格按照上述序列依次演进的,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够跨越某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以“跳跃”方式走向先进的社会形态。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社会更替的统一性通过多样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多样性并不是对统一性的否定,具体国家社会形态的“跳跃”必有特定的社会历史前提条件。从人类历史总体来看,封建社会的产生不可能晚于资本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的出现必然早于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形态更替有其一定顺序性。

  4.现实的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这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即社会根本性质上的统一性,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即不同国家,由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差别,表现出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具体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同是封建社会,中国和西欧不同;同是资本主义社会,日本和美国又有不同。

  (四)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

  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是必然趋势,理由是:

  (1)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前进性的最深刻的根源。

  (2)社会发展的前进性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要求决定了社会前进的基本趋势。

  (3)社会形态的更替是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它抛弃了陈旧过时的东西,保留了合理有价值的东西,并增加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否定社会发展前进性的历史循环论和历史悲观论是没有根据的。

  2.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表现为:曾经是进步的社会形态,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丧失了原有的进步性;某一社会形态从某些方面看是前进了,但从另外方面看却是退步了;新的社会形态产生过程中,进步阶级和反动阶级、新旧势力在斗争中互有胜负的曲折性;新社会形态建立后,出现停滞、以至旧社会形态复辟倒退的曲折性等。这是因为:社会发展的前进性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复杂的,而不是抽象的、纯粹的;新旧阶级和势力力量对比及其变化;新的阶级和势力犯了错误。

扫描/长按二维码获取成人高考答案
获取2017成考真题答案
获取10页精华点题讲义
获取2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2017成人高考成绩

成考万题库下载微信搜索"万题库成考"

  相关推荐:

  2017年成人高考政治备考:时事政治新闻汇总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讲义汇总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毛概》论述题汇总

美好明天
在线课程
科目 主讲
老师
直播
试听课
教材
精讲班
教材精讲班 15课时
(1)对教材中所有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
(2)根据近年考试规律对知识点进行重要程度标注(必考/常考/可考或1星/2星/3星等,不同科目略有差异)
(3)核心知识点配备模拟题和历年真题进行实战练习
重要考点
密训班
重要考点密训班 5课时
(1)总结、提炼重要、核心必考考点,剔除非重要考点
(2)配套密训试题,将考点变考分
VIP密训
密卷班
教学时长:3课时
(1)逐题精讲3套核心试卷,列出涉及考点,学会利用知识点答题
预测考试重点方向,巩固答题技巧 强化解题思维 构建成套解题思维
(2)历年真题题库:逐题配备文字、视频解析,了解最新命题趋势,实战训练巩固知识点
考前5页
A4纸
考前5页A4纸密押:核心必考点精华集合,
5星重要,是老师们呕心沥血总结出来的,
全部背会,确定再次提分,你懂得!
报名
下载 下载 下载 下载
课程安排 15课时/科 5课时/科 3套卷/科 5页纸/科
专升本 政治 大雄 报名
英语(专升本) Oriana 报名
高等数学(一) 开耕 报名
高等数学(二) 开耕 报名
民法 肖潇 报名
大学语文 小元 报名
教育理论 五月 报名
医学综合 梦茹,鸿儒 报名
艺术概论 猗猗 报名
高起点专本 语文 小元 报名
英语(高起点) Oriana 报名
数学(理) 开耕 报名
数学(文) 开耕 报名
在线课程
AI私塾班
56%学员选择
签约保障班
38%学员选择
基础提升班
6%学员选择
适合学员 ①零基础/多次考试未通过
②需要全面系统学习
③自学能力不足/喜欢陪伴式学习(需要全程督学/希望名师领学的学员)
④希望一次顺利录取
①首次报考/往年裸考
②备考时间紧张/答题无思路
③需要快速提分和高效掌握考试重难点的学员
④实务较弱,需要提升做题能力
①自学能力强
②能根据老师讲课内容自主总结考试重点
在线课程
AI私塾班
56%学员选择
签约保障班
38%学员选择
基础提升班
6%学员选择
适合学员 ①零基础/多次考试未通过
②需要全面系统学习
③自学能力不足/喜欢陪伴式学习(需要全程督学/希望名师领学的学员)
④希望一次顺利录取
①首次报考/往年裸考
②备考时间紧张/答题无思路
③需要快速提分和高效掌握考试重难点的学员
④实务较弱,需要提升做题能力
①自学能力强
②能根据老师讲课内容自主总结考试重点
VIP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教材精讲班
重要考点密训班
VIP密训密卷班
考前5页A4纸
VIP旗舰服务 人工助学服务 班主任微信1对1
授课老师微信1对1
节点严控 考试倒计时提醒
VIP直播日历
上课提醒
便捷系统 课程视频、音频、讲义下载
手机、平板、电脑多平台听课
无限次离线回放
VIP配套资料 电子资料 课程讲义
3年真题集锦
考前5页纸
VIP配套保障 1年有效期!
有效期结束,未达到录取线申请退费或终身免费学!
1年有效期!
有效期结束,考试不过科目免费重学1年!
1年有效期!
套餐价格 全科:3980 全科:2680
单科:980
全科:1680全科
单科:580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英语(高起点)
共计36课时
讲义已上传
527人在学
数学(文)
共计376课时
讲义已上传
6111人在学
数学(理)
共计248课时
讲义已上传
3781人在学
政治
共计115课时
讲义已上传
2024人在学
英语(专起点)
共计66课时
讲义已上传
95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各地2024年成人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各地2024年成人高考分数线及公布时间
距离2025年考试还有
2025成人高考时间:预计10月18日-19日
版权声明:如果成人高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成人高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成考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成考报名查分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文章责编:zhao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