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招生简章 >> 湖北 >> 正文

湖北民族学院: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 2007/7/18 17:51:50 要考试,上考试吧! 考研万题库

湖北民族学院2008年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湖北民族学院始建于1938年,位于风景秀丽的长江支流—清江河畔,校园面积1500亩,校舍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学校集山川之秀美,汇人文之灵气,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多层次办学的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代码为10517。

我校建于山水之间而富有灵气,不在喧嚣的大都市而显幽静,校园依山傍水,丛林掩映,独具民族风格的校园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学校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医学院、财经政法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育学院共12个二级学院和预科部以及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和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各一所。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中药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规划、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园艺、林学、园林、英语、体育教育、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市场营销、社会学、舞蹈学、日语、法学、编辑出版学、康复治疗学、社会体育、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等43个本科专业,覆盖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九个学科门类。有民族学、文艺学、基础数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中医基础理论等五个省级重点学科。目前有民族学、文艺学、基础数学、应用化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中医基础理论等六个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

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130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6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450人,其中专任教师708人;有高级职称人员400人,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53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300余人;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4人,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9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人、学术骨干8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4人;校级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180人,在国内外知名大学聘请兼职教授5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师队伍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学校自2000年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5项、国务院各部门项目20项,完成技术开发项目80多项,鉴定成果50多项,获国家专利23项,获国家、省部级奖12项,出版专著、教材180部,公开发表论文4000余篇,被SCI、EI、TSTP收录100余篇。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多次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并加强与国外教育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先后与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部分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校图书馆面积近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83.9万册,另有电子图书20万册,电子期刊数据库3个,长期订阅各类期刊1500余种。馆内建有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开通了采访、编目、流通和读者检索查询等系统,师生可通过校园网查阅馆内外图书资料。《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医学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版已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 2006年被教育部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进入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土家族研究”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学报发行到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丰硕的办学成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1998年以来连续三届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2000年被省委宣传部、组织部、省教育厅党组表彰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2005年5月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荣誉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民族》、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过我校的办学事迹。

二、学科专业介绍

(一) 民族学

民族学是湖北民族学院的特色学科和湖北省重点学科,依托于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3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讲师10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7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津贴专家2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人,“楚天学者”岗位教授1人。

近几年来,以土家族研究为重点的民族学研究成果丰富,学科成员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5项、国家社科基金子课题3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国家民委子课题4项、省厅级课题30多项;学科主要成员出版著作40余部,在《民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广西民族研究》等民族学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有多项成果获奖。

2008年民族学专业在民族历史、民族教育、民族社会与文化、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少数民族艺术、民族法与民族地区行政管理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

(二) 文艺学

湖北民族学院文艺学是拥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湖北省重点学科。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检查验收为湖北省重点学科,1996年开始与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6年1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湖北民族学院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学科点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9人,讲师、助教8人,45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是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术梯队。在民族民间尤其是武陵地区土家族文学艺术理论、民族作家作品的深度研究及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本学科主要培养有扎实的文艺学理论功底和学术研究能力,能够胜任文学和文化研究,教学工作,文艺策划、宣传及采编等工作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文艺心理学研究方向:主要运用现代心理美学方法观照、透视文学基本问题,揭示文学深层规律。

文艺思潮与文艺批评研究方向:立足现当代文艺思潮和文学批评及其理论,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多元立体的角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包括影视艺术)的思潮与创作实践。

中国古代诗学研究方向:立足于中国古代文艺思潮和文学批评及其理论进行研究,强调现代转换,突出经典阐释。

文艺与传媒研究方向:研究文艺在传媒中的主要形式,变迁过程,主要特征及其基本原理和策划操作等,注重文艺研究与社会生活,与传媒的结合。

民族民间文艺学研究方向:立足于湖北西部地区的文艺现象及文艺成果,结合地域特性进行研究,注重研究文艺学的民族民间性。

(三) 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学科点所在数学系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是湖北省重点学科。1989年在原专科教育基础上开始招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2002年开始招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1996年开始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联合招收基础数学硕士研究生。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已建成为湖北省品牌专业。本学科点坚持以人为本,求实创新,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每年为国家培养了100多名毕业生,其中联培研究生有70%考上博士,已显示出良好的办学效益。 该学科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6 人、副教授12 人、博士7 人、硕士19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人,湖北省属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湖北省属高校跨世纪学术骨干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兼职教授和名誉教授。该学科长期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所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并在本学科领域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稳定的五个研究方向。

代数学方向:该方向重点研究同调代数、代数表示论和逻辑代数。在代数表示论方面,本研究方向侧重于对拟遗传代数的研究,重点探讨一类特殊的拟遗传代数的Ringel对偶问题;在同调代数方面,侧重研究环和模的同调性质及同调维数;在逻辑代数方面,侧重研究模糊逻辑代数的结构理论。

非线性动力系统方向:在非线性生物动力系统研究方面,侧重讨论系统的持续生存性、时滞差分方程解的线性振动性、正周期解的存在性; 在生物资源的控制与管理方面,考虑脉冲出生、脉冲捕获、脉冲放养、脉冲迁移、害虫综合管理等因素作用,讨论系统的边界周期解存在性问题。

凸几何分析方向:凸几何分析方向是以微分几何、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点集拓扑为基础的现代几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方向主要研究:经典Brunn-Minkowski理论和Lp-Brunn-Minkowski理论,特别是Lp-Brunn-Minkowski理论,它是近十多年来国际上发展十分迅速的一个研究领域;Banach空间的局部理论,它是凸体几何与泛函分析结合的最引人注目的产物;几何断层学,它研究如何从几何对象的低维信息重构该几何对象或对该对象的性质作出推断,它是凸体几何与医学CT及体视学、几何刺探等的交叉学科。

优化理论及算法方向:优化理论与应用软件是迅速发展并获得广泛应用的热点研究领域,是数学及计算机应用于高科技领域的有机结合。该方向侧重于研究排序问题的复杂性与近似算法和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两个方面的问题。

泛函分析及应用方向:在基础理论方面,侧重研究算子代数,运用代数的方法,探讨泛函分析中的一些性质;在应用方面,泛函分析在机械、航天技术、自动控制、非线性程序设计、经济平衡、交通运输、工程技术等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近20多年来发展很快,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多种科学领域。

(四)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学科是湖北民族学院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被省教育厅批准立项为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2001年开始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已毕业硕士研究生3届,现有在校研究生6人。本学科已有应用化学硕士点和应用化学本科专业,以及相关的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和化学本科专业,具有硕士和学士授予权,下设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专业已建成为湖北省品牌专业。

本学科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3人,在读硕士6人;教授7人,副教授19人;华中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5人;校级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带头人7人,学术骨干3人;留学回国人员1人,享受省政府专家津贴1人,被聘为核心期刊、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及中国精细化工协会会刊《精细化工》杂志编委1人,在大连化物所、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外聘客座教授4人。自1999年以来本学科研究人员已在《中国科学(B辑)》、《Nanotechnology》、《Applied physics A》、《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Talanta》、《化学学报》、《分析化学》、《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50余篇被SCI、EI收录。取得鉴定成果5项,国际先进水平1项,国内领先水平4项。出版专著(教材)3部,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政府“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6项,获恩施州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受理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2项。目前,在研科研项目6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厅攻关项目2项,国家民委重点项目1项,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大项目2项,研究经费92.30万元。另外,本学科拥有教学和科研实验室面积1799 M2,万元以上仪器设备44 台(件),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值455万元,本学科现有美国NICOLET公司AVATAR37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6890N气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6890N/5975i气-质联用仪、日本岛津UV-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珀金埃尔默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日本岛津LC-10AVP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教学科研设备,完全满足培养研究生条件。该学科2001年开始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已毕业硕士研究生3届,现有在校研究生6人。湖北民族学院应用化学学科目前有5个研究方向。

材料化学及应用:本研究方向立足于学校所在地武陵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学科优势,主要进行天然产物的改性和功能材料的合成、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用高温碳热还原法、有机热分解法、气—液—固催化技术等方法设计和制备具有特殊结构的非碳纳米结构功能材料;(2)利用武陵地区极为丰富的魔芋资源,采用化学与物理改性的方法对魔芋葡甘聚糖进行改性制备增稠剂和水处理絮凝剂;(3)利用武陵地区极为丰富的生漆资源,采用化学与物理改性的方法对漆酚改性制备高分子催化剂、阻燃剂、吸附树脂及新型装饰涂料。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应用:本研究方向主要内容有:(1)武陵地区特色天然香料植物和食品香气成分研究及新型天然香料香精的研发;(2)新型香料的合成及新催化剂在合成香料中的应用;(3)其它精细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

有机及生物电分析:主要研究药物、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电化学性质、食品中有机物的电化学分析等方面开展了研究。

资源与环境化学:本研究方向主要内容有:(1)生物活性成分的筛选与分离鉴定;(2)丰产天然产物的化学改性及改性产品的应用研究;(3)天然产物的化学全合成研究;(4)环境分析化学。

薄膜材料制备与性能:采用磁控溅射、熔胶—凝胶、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备功能薄膜,并对薄膜的性能进行研究。

(五)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省内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2004年成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目前该学科已形成了一支有6名教授、18名副教授,13名博士和20名硕士的学科队伍,是一支结构合理和充满活力的科研团队。自1993年开始创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以国家“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方针为指导,以野生动植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为核心研究内容,以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主要研究目标,广大科研人员突出地方特色,依托武陵地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现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共36项,企业委托技术攻关项目共31项,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方面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301 篇,出版专著5 部,鉴定成果10 项,获省部级奖3 项,获地区科技进步奖5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 3 项。该学科长期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本学科队伍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实践中,已形成了“野生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民族植物与生态”和“天然产物开发”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特色明显,实用性强,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有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野生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向, 主要以武陵地区野生植物为研究对象,从生理生化、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到资源保护、驯化、栽培、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索野生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与方法。

民族植物学与生态学方向主要研究武陵地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植物区系分析、植物系统进化、结构与发育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管理、民族植物理论与方法,以及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山区重大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天然产物开发方向,主要研究天然产物及其中间体化合物的开发,尤其是民族中草药的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研究,天然香料、防腐剂、色素的利用与开发,特产植物资源的加工及功能性食品的开发等。

本学科专业点现有硕士生导师8人,有院内试验基地1个,实验设备总值达810万元,有院外固定教学试验基地3个,有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1个。本学科专业点培养具备生物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以及生态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可在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环境保护、林业、农业、园林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也可在相关大型企业从事产品研发和市场策划等方面的工作。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精选6套卷
8次直播课
大数据宝典
通关大法!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