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大四学生刚毕业,有的已经找到工作,而有的则还在忙着找工作。随工作需要一并安置的还有档案,而记者采访时发现,鲜少有人重视个人档案的落实问题,有些跳槽的职场人更是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档案。那么档案究竟是什么?档案对今后工作有何利弊影响?大家又该如何妥善地让档案与自己同行呢?对此,记者向中智、智正咨询等相关的HR专家进行了专门的采访。
案例:档案在哪里自己也不甚清楚
小汤原在一家媒体就职,如今,他已跳槽至一家投资公司从事期货方面的理财。本来在媒体,档案都是由单位负责保管。现在的投资公司并不需要他的档案,所以他也不太明白该如何保管自己的档案了。问及自己的档案如今在哪里时,他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到底在自己户口所在街道还是在人才交流中心,小汤如今也是云里雾里。他感到,既然单位不需要档案,而档案似乎也不带来什么收益方面的问题,暂且就搁置在那里算了。
3成毕业生弃档案于不顾
档案是个人经历的真实记录,据悉,学生在校期间的档案称为学籍档案,一旦从高校毕业,持《就业报到证》到就业单位或人才服务机构报到起,学籍档案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事档案。人事档案是证明一个人身份、学历、资历最基本、最可靠的依据。
档案材料包括初高中毕业登记表、高考[微博]志愿表、高校学籍、学习情况表、实习鉴定表等。此外,还有学历证书复印件、转正手续、考核表、职称评定(报考)表、奖惩记录、出国记录及各种鉴定材料。每年,大概有70%的毕业生会到相关部门履行正常的人事代理手续,而剩余的30%则弃档案于不顾。有的职场人原本在有档案保管权的单位就职,对于档案的事也不用操心,可有的后来因为涉及到跳槽,再回去找档案时却发现原单位改制档案无法找到的情况,这样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必然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据介绍,毕业生如若丢失档案,以前的经历、评价、身份等历史将不复存在,势必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档案对职场的四大影响
1、养老金的领取
办理养老金领取的时候,要经过档案的审核,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受保时间等都是以个人档案的记录为依据的。如退休时需要依据档案认定个人出生时间,从而确定退休时间;需要确定个人参加工作时间,从而确定开始缴费或视同缴费的时间,以计算养老金金额等。除了养老金外,其他社会保险,如领取失业金等,也与个人档案相关。
2.影响转正定级和计算工龄
有很多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的有关手续,几年后仍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转正定级和工龄及退休金的计算。
3.影响评职称和工作调动
大学毕业后,学生档案需要经过转正定级后,才能成为干部档案,才能正常调动。而某些毕业生档案在毕业后既没有提交单位,也没有存在政府指定的人才服务中心,职称评定就会因手续不全而受到影响。这时,即使有了当公务员[微博]或进入事业单位、国企的机会,也无法办理相关手续。
4.考研、出国等手续办理
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升学、结婚、生育等,这些事情都需要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开具相关证明,缺少档案将无法办理这些证明。
相关热点推荐: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