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华大学周边“漂”了三年只为成为清华园的研究生,用一个时髦术语来说这叫“校漂”,当我一次次考研失利的时候,那种心情真不是一个“漂”字能概括的,恰恰相反,另一个字更能体现我当时的心情,那就是“沉”。现在我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借鉴,希望和我一样的“校漂族”们看了我的考研经历后不要“下沉”,而是要“漂起来”,漂到理想的彼岸。
“考研”这个词对我来说真是既近又远,我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时开始着手考研,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夕暂告一个段落。我本科就读于湖南的一所“985工程”高校,所学建筑专业是五年制,考研科目是建筑设计、建筑历史、政治、英语。大五决定考研时,我没有思考就冲着清华去了。大概是想一扫高考的阴霾,抑或我心中那个名校的情结早已生根发芽,疯狂滋长了。这一年我是在学校准备的考研,毕竟是在“自己的地盘”,接触的人都比较单纯,干扰很少。毕业之后才觉得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学习时光,不像以后的北漂生活,社会上更多是一种利益上的关系,不仅仅要承受考研的压力,那些利益纠葛也让人心力交瘁。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第一次考研我只考了两百多分,甚至没有过国家线。这次失败对我打击很大,我因此过了一段意志消沉的日子。痛定思痛,我发现自己的失败并不是因为备考时不努力,而是自己完全没有摸到考研门路。有了这次教训,我坚信再来一次一定可以成功。
为了心中的理想,我在身边朋友费解的眼光下毅然放弃了年薪12万到20万的工作机会,踏上了北上的列车,做一名清华大学的“校漂族”。初到北京我首先遇到的是一些生活上的小艰辛,吃不惯,住不惯,和房东时有摩擦,时间越长矛盾也越尖锐。但既然自己选择了这条路,这些问题只有自己去想办法协调和解决。
第二次备考最重要的莫过于去清华旁听老师的讲课了,相信大部分选择去目标院校“校漂”的考研人也都是为了听所考学校老师的课才去“漂”的,只有这样你才能搞清楚将来考试的难度、广度,才能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而听这些课也不仅仅是应付考研这么简单,还能大幅度提高你的专业水平。这些积淀的成果可能几年后才能显现,比如前几个月我做了几个古建筑的设计,都中标了,而我本科阶段是完全不会做古建设计的,这都要归功于“校漂”时对古建筑的深入学习。清华在上课教室安排这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好的,比较包容旁听一族,上课的教室也安排的比较大,所以一般还不会有位子不够的情况发生。
在北京的第一年生活是异常单调的,除了和朋友聚会外,有时候一个月都说不上几句话,很多时候每天只说两句话——“打四两饭”,中午和晚上在食堂各说一次。
意识到自己的糟糕状况后,我开始时常抽空和研友交流,除交换信息之外,还可以多说上几句话,不然连嗓子都是哑的。现在我仍然很怀念那年和研友大冬天在他租住的不到5平方米的小屋里一起用电磁炉吃火锅涮羊肉、喝啤酒的日子。人有时就是这样,在最苦的时候的一点小快乐就是真正的快乐,现在就算吃上比那时可口百倍的火锅,也找不到那种感觉了。
那时候最大的恐惧还是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不知道会考成啥样,反正就是日夜不停地奋斗着,三点一线地生活,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极限,每一个点都不敢马虎。这次我过清华的线了,但依然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我英语只考了46,离清华英语线差4分,功亏一篑。
虽然失败了,但我明白不管多难的事,只要你努力去做,并沿着正确的方向,你总会离成功越来越近的。而这个“正确方向”的取得还是得靠自己在失败和挫折后的摸索。这次我是能调剂到别的学校的,但我拒绝了所有的调剂,只去了一次北建工的面试,为将来清华面试预热。
就这样我开始了第三次考研生涯。这次考研我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英语上,除了去听清华的英语课,还报了一个单词辅导班,把单词关过了,然后每天一套英语题,狂背了一些作文句子,英语是没啥问题了,稳定在55分以上;建筑历史方面也改进了复习方法,听课之余尽量多看书来加深理解,最后取得了135分的绝对高分,比我第一次的47分整整多出了88分。但这次建筑设计才刚及格,虽然创意依然很好,但我基础环节的薄弱却暴露无疑,这和上一年建筑历史犯的错如出一辙——不重视基础,轻视最简单的东西。判卷老师第一眼肯定还是看基本功,只有基本功扎实的设计才可能进入第二轮的评选,否则第一轮创意再好的设计也会被当成差东西给淘汰。最后结果是总分差5分,我再度陷入了绝望,感觉清华好近,但总是够不着,总感觉跳一跳就能够着的东西,却总是在最后差一毫米的时候开始下坠。这时北方交通大学打电话通知我调剂,还是被我一口回绝了,我孤注一掷地继续考清华。
第四次考研,我工作到10月份后才开始复习,虽然只复习了短短三个月,但多年的考研经验告诉我,这次有戏!结果考得确实不错,不幸的是清华缩招了三分之二,又没有考上。我再一次被逼上绝路,是继续考下去还是放弃?连续四年的失败虽没有动摇我追逐梦想的决心,却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逐梦的方法是否正确,综合老师、同学们给我的建议,我决定曲线圆梦:先调剂到别的研院读硕士研究生,然后考清华的博士。战略方针已定,我联系到北交大的一名导师,准备调剂到北交大(去年我有个哥们儿刚调剂过去了,因为那里人数总是录不满,所以除非发生“奇迹”,否则我不可能上不了北交大)。但生活又跟我开了个玩笑,“奇迹”出现了!这次北交大规定只有专业初试考过数学(二)的考生才能调剂,于是我就这样失去了调剂北交大资格!而正因为我认为调剂北交大是百分百能成功,所以在此之前的几天我拒绝了深圳大学和北建工的调剂。难道今年注定连调剂都变成奢望了吗?我的心情再一次掉到谷底。读到这里估计你也明白我有多背运吧!但“触底反弹”这个词可以形容我以后的经历:今年中科院大学建筑中心成立了,因为新成立,报考的考生并不多,所以仍有五个调剂名额。为了保证生源的质量,建筑中心只从考清华落榜的高分考生中筛选了五人,而我这次终于幸运地被录取了,成为中科院建筑中心的第一届学生。
虽然仍没有考上梦寐以求的学府,但能在一所与清华大学实力相当的院所读研也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了。我仍没有放弃我的理想,清华园,请为我准备好博士的冠冕!
编辑推荐: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