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经验 > 正文

2020考研常用不等式:把握好复习的方向

来源:考试吧 2019-4-25 12:35:58 要考试,上考试吧! 考研万题库
2020考研常用不等式:把握好复习的方向,更多2020考研大纲、2020考研备考经验、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考研网或搜索公众微信号“万题库考研”!

  考研常用9个不等式,我们要注意把握好考研复习的方向,少走弯路,高效备考:

  持久战≠好效果

  很多都考生都认为,考研复习的时间越早越好。刚进入大三,他们就开始着手准备,有的人甚至在刚刚迈进大学校门时就抱定了一定要考研的决心。但是不是准备考研的时间越长,越是持久,才能获得最好的复习效果呢?

  其实不然。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备考时间的长短和复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二者并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因为准备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疲劳期提早出现。战线拉得过长,很容易使你在学习时产生厌烦情绪。而且学习效率是一个呈波动增长的曲线,如果你过早进入疲劳期,在考前的12月份还没有从波谷调整出来,将会对紧随后的考试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各学校的专业每年都会发生变化,在命题方向、命题重点、热点难点上做一些调整,有的学校在制定参考教材上也会有稍有的改动。考生要合理安排时间和规划方法,正确指引,避免造成经济、人力和时间上的浪费,导致事倍功半。

  跨专业考生≠歧视

  在考研的人群中,每年都有不少同学对跨专业考研心向往之。跨专业考生最明显的劣势就专业基础的薄弱,毕竟相对于“科班出身”的学生来说,跨专业考生很多都只是在考研期间才开始系统学习专业课,短时间内突击学习的效果不一定扎实。

  因此,跨专业考的学生最担心的就是复试时会受到歧视。很多人都在听说了身边的同学跨专业考失败后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因为受到歧视而被刷下。

  其实,跨专业考的同学面对别人失败的例子时,应该保持头脑清醒,这其中很可能是因为实力不够的原因。跨专业考的考生“半路出家”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专业基础上的劣势往往是可以通过有效的复习来弥补的。

  既然你能通过初试,就表明你在和科班出身的考生的竞争中并没有落后。你只要能在复试中向导师展示出你在这个专业上确实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青睐,一般都能被录取。

  很多跨专业考过来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考研之初也因老师可能会怀疑跨专业考生的能力而担心不已,后来才发现,其实大多数老师都是会平等对待跨专业考生的。有的导师还认为跨专业考学生视野开阔、学术思路活跃,比较热衷于招收跨专业考生。比如英语、中文专业跨专业考新闻,数学专业跨专业考计算机等等。

  热门专业≠合适、高薪,最好

  在选择报考专业的时候,很多考生都盯着热门专业扎堆报考,认为冷门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之后不好就业,读一个热门专业将来找工作比较容易。和高考时选择专业一样,每年都有所谓的“热门”、“冷门”之说。

  其实,考生应该了解的并不是专业的“冷”和“热”,而是自己究竟想学什么专业和适合学习什么专业。只是道听途说,相信哪些热门专业工作待遇很好,就头脑发热决定跨专业考,等到几年后研究生毕业,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让人眼馋的行业,那时再改行就有点晚了。

  所以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对选择的专业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必要时可以咨询专家。

  辅导班≠指挥棒

  考研辅导班五花八门,有基础班、精讲班、强化班、冲刺班、点题班等等,有的考生认为上考研辅导班越多,越有利于提高成绩,成功的胜算越大。也有很多考生把辅导班的内容当作指挥棒,按照他们讲授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

  辅导班是否真的能起到这么权威的作用呢?考研过来人都有体会,辅导班的效果往往被过分夸大了。

  其实,短期考研辅导班往往强度很大,老师讲得很快,学生听完一天的课就已经很疲劳,如果不及时消化吸收,则会让效果打折扣。辅导班老师讲的内容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它只能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关键还是考生自己要把教材上的原理、核心知识点掌握。过于迷信辅导班的作用而没有全面、扎实的复习,反而会让你得不偿失。

  历年考题≠不会考

  历年考题是最能反映命题意图、命题意向的。而不少人往往对历年考题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足够的分析。以英语为例,其实所有的解题思路技巧、阅读方法都可从50多篇历年真题中锻炼出来。数学、政治(尤其是材料题)也是如此。而往往有人认为考过的题今后不会再考,看了也是白搭,或者做了但不认真,马马乎乎。

  其实,历年的考研真题都是经过许多专家认真研究分析决定的,在把握命题思路和考察方向的原则上每年都是一致的。而一般的练习题无论编者有多权威,毕竟或多或少受个人思维约束,不能完全体现真题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专业课的命题上,虽然每年的重点都有所不同,但是根据笔者和很多考研过来人的亲身经验来看,同一考察点重复出现的几率每年都会有,尤其是这门课的核心知识,往往以变换出题角度和形式的方法来考察,这也是众多老师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所以考生要学会分析和利用历年试题,从中找出具有连贯性价值的信息。

  “权威老师”押题≠救命稻草

  每一年的考生中,寄希望于个别辅导班,“权威老师”的预测,不仅英语作文,还有阅读,甚至完型,希望能猜到的也大有人在。某某辅导班今年又押中几题,某某老师的点题班预测到了英语作文题目,这类的言辞经常会出现在各种辅导班。所谓的押题也是辅导班老师根据个人经验作出的判断,即使今年他运气好猜到了命题热点,谁能保证他明年也能押到?

  其实,考研是靠自己的实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来竞争,不能靠机会运气,把希望寄托在猜题和押题上,相当于是拿自己的前程去赌博。换一个角度想想,考生和各家辅导班都在绞尽脑汁地押题,考研中心命题的老师们同样是在千方百计地避免被猜到考题,辅导班有“押题”,命题老师还有“反押题”。

  以政治考试为例,每年考试的前几天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问答题、材料题命题热点,最后在试卷上都鲜有出现。所以考生一定要全面扎实地复习,不能寄希望于某某班某某人的押题。

  一志愿落败≠game over

  初试成绩出来后,没有达到第一志愿复试成绩的同学往往心灰意冷,认定自己读研无望而放弃了努力。其实在第一志愿落选后,如果能及时联系,很多人都争取到了调剂到其他学校读研的机会。

  其实,调剂并不一定就是退而求其次,最重要的是你能到喜欢的专业就读,建议考生也关注一些调剂信息,让自己多一次选择的机会。

  考生在知道自己的成绩达线后,要经常和所报考单位的研招办联系,尽早了解能否被录取的信息,若不能被录取,就要及早与可以调剂单位的研招办联系,看哪个单位能接收你。

  若有中意的接收单位,应及时向该单位表明愿意调剂过去的意向,请该单位研招办及时发函向你的报考材料所在招生单位(一般是你所报考的第一志愿的研招办)取得联系,索取你的报考材料。在材料转寄期间,考生应经常和两个招生单位联系,了解材料寄发接收情况。

  参考书≠时换时新

  每个人考研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同,对参考书好坏的判断自然也有差别。考研时,网上有不少人说这本书如何如何,那本书又如何如何,一时间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让人拿不定主意。以政治参考书为例,有陈先奎、任汝芬、高教版等多种版本,有的说这本好,有的说那本好,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其实哪本书都一样,没有哪本比其它有绝对优势的。每本书的内容都大体相同,不同的是编排方法、配套习题和点评。另外,即使有最好的书,如果你不会很好地运用学习,不懂学习方法,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复习过程中,最好不要经常换书。比如单词书,建议你就自始至终用你已经买好的那一本,即使所有人都说这本不好你也要用下去。你可以在书页旁补充一些你认为有用的、重要的东西。久而久之,你就熟悉了这本书的编书思路,熟悉了书上的内容。如果一会而用这本,一会儿又用那本,你遇见的永远是新的东西,怎能消化吸收?

  ▶经验帖≠值得借鉴

  网络是获取考研信息的一个途径,很多考研的人都喜欢上网去各论坛看帖,看看别人怎么复习,看看别人对某学校某老师的评价,看看别人推荐的哪本参考书等等。

  网络是一个信息冗杂的意见市场,看看别人的帖子无可厚非,但是千万不要人云亦云,看到别人说某本参考书不好就认定此书一定不好,看到别人说复习如何轻松就怀疑自己的实力。

  每个人在网上发帖的目的都各不相同,有的是真心分享经验,有的想炫耀自己,有的想打击别人,有的可能出于商业目的。当你看别人的帖子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作者的评价往往是以自己的水平为基准,我们看帖时也不要轻易对号入座。

扫描/长按二维码关注可帮助考研通关
获取2020年考研报名
获取2020考研大纲
获取2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历年考试真题试卷

考研万题库下载微信搜索"万题库考研"

  编辑推荐:

  2020年考研政治资料:2019年国内外时事政治

  下载:各科目2020年考研模拟习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考研报名时间 | 2020年考研时间安排

  考研万题库下载 | 微信报名提醒 | 报考指南

  2020年考研模拟试题汇总 | 2020年考研复习资料

  2007-2019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估分|下载(各科)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wuxiaojuan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