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详解】(陈先奎教授特别提示:本题很有“味道”,特在此详加分析。)
(1)(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说的是实践的探索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实践本身是不确定的,任何实践都不可能是完全正确、完全按照科学的模式进行的。实践也有未知因素,任何实践都是一定时间意识条件的产物,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和实践具有不确定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实践本身还具有探索性,具有反复性。反复性就是说,实践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的实践,也有失败的实践。一次成功往往需要反复的实践才能够获得。所以说“无论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都是难免的”。比如,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它本身就具有探索性,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任何人都不可能不犯错误,邓小平要“摸着石头过河”,梅兰芳也需要“摸”,都必须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每一次实践都是一次新的实践,就像人不可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任何人的第一次实践与第二次实践都不可能完全是一样的。
(2)(本题考查的是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材料中梅兰芳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其中“入戏太深”、“恨”是情感,是非理性因素,梅兰芳此次发生错误就是由于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这种情感上的强烈就是非理性,就像看戏的人也会“入戏太深”一样。“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其中“下意识”也是非理性因素。“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去扶他不合常理”,“常理”是理性因素,是理论、规范。即,梅兰芳犯错误时由于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改正谬误则需要理性对实践的指导与规范作用,需要理性对实践的调节、调整作用。“马上意识到”,上升到“意识”,说明梅兰芳结合“常理”,根据自己对角色深刻的理性把握,能够在一瞬间理性认识占主导地位,。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理性把握,能够深入本质,把握规律。“随机应变”,这是一种直觉、一种创作灵感,属于非理性因素。在理性指导下,创作意识被激发,非理性因素发挥了正确的作用。由“推到”、“扶”到“轻轻的推”,不但将两次错误全部转化为正确,甚至成为了“经典之作”。“轻轻的推”一方面是由于理性指导,一方面则因为灵感,因为非理性因素的正确作用。梅兰芳犯错误是由于非理性因素的错误作用,改正错误则是其正确作用。所以,非理性因素具有的这两个方面的作用在材料中全部表现了出来,中间环节则是理性指导。非理性因素在有谬误到正确的转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概而言之,由谬误到正确,一方面需要理性指导,把握本质规律。梅兰芳对角色的深刻理性的把握,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定心盘”、“主心骨”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要丰富到实践经验。梅兰芳有着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才会出现那种“随机应变”的直觉、灵感与创意。所谓“有准备的头脑”一方面指理性认识,一方面就是指实践经验。非理性因素的正确作用建立长期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实践基础决定一切。由此,在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的检验条件下,正确与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二者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3)(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方法论原理)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时,主要强调的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强调实践的精神。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是全部认识的基础,要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梅兰芳的“戳”、“扶”、“推”这一系列动作中的各个环节,如果没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想把错误变成正确,甚至是“经典之作”,是不可能的。实践本身就具有探索性,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②强调理性指导。在实践中要改正谬误,就一定要有深刻的理性把握,要有理论指导和科学规范。理论指导能够使我们掌握本质规律,能够使我们及时发现错误,及时调整错误,尽可能减少错误可能造成的损失。而且,犯错误以后,又能够在理论指导下创造条件,使错误转化为正确,使原来的失误转化为成功的探索与创新。
③强调创作、创新机遇只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梅兰芳的成功有两个深刻的原因:一方面是梅兰芳深刻的理论造诣,对角色的深刻的理性的把握;另一方面是梅兰芳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为基础。两个方面相结合,才促成了梅兰芳“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动作”。所以,具有了深刻的理论认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错误也能够转化为成功。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废除农业税,使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吃穿住行用”水平显著提高。从1949年到2008年,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已分别从6.7平方米和8平方米增加到30.0平方米和32.4平方米。2008年城乡居民你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4.8万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增加32.5万倍。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适应之处,与人们的期望功能和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摘编自《人民日报》,《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材料二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整体规划。2009年四月,新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正式推出。新医改明确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任务和工作。
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20年前将覆盖全国农民。60岁后享有“普惠式养老金”,对广大农民来说,是一条振奋人心的利好消息。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人民网 中国网
(1)为什么在紧急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如何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