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有个人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他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的重量的16倍……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人就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1年2月21日)
材料2
迪迪·艾伦年轻时到一家电影公司打工,跟着知名电影剪辑师罗伯特·怀斯学习、她在给电影《江湖浪子》剪辑时,犯了一个非常不应该的错误:在从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时,第一个镜头中的声音竟然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去,并且长达三秒钟,导致的结局:主人公驾驶汽车逐渐远去,镜头随之切换到达的目的地场景,而这时依旧可以听见第一个镜头中的汽车声!罗伯特·怀斯非常生气,他把这段影片往艾伦面前一扔说:“把你所犯的错误剪掉!”艾伦沮丧极了,正在她准备剪去自己所犯的那个“错误”时,她忽然看见窗台上的一个小盆景,那是一株地莓,她曾经生长在艾伦家的园子里、只是别的地莓都能长出又甜又红的果实,唯独这株地莓不会结果,可它虽然不会结果,却能开出特别鲜红的花朵!所以艾伦把它移植到了这里,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说不会结果是一种“错误”,但就在这种错误中,它却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想到这里,艾伦怦然心动,她开始重新审视起那段影片,猛然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本身,其实就是一朵最美丽的地莓花!按照传统的技法,在镜头切换的同时声音也随之戛然而止,艾伦却把声音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而这不仅能巧妙糅合由镜头切换而产生的断裂感,还能更加有序地连贯电影节奏!艾伦由此想到,有些时候,把第二个镜头中的声音提前一点出现在第一个镜头的结尾处,也是一种能巧妙显示电影节奏的手法、于是,她把这种“错位剪辑”用到了这部影片的每一个切换的镜头中、影片上映后,这种剪辑效果让所有观众耳目一新,并引起了电影同行的关注和沿用,一场电影剪辑艺术的革新悄悄开始了!当86岁高龄的艾伦病逝后,人们对艾伦的人生态度和对电影的贡献作了这样的总结:“她深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即便是一株无法结出果实的地莓,也不要轻易扔掉,因为它可能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摘编自《扬子晚报》(2011年6月27日)
(1)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
第一问:(1)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理论源于现实,碎花瓶理论是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认识的目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重视实践,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而且要懂得运用正确的认识去指导实践,否则实践就会受到损失。
材料中的碎花瓶理论的提出正是实践的结果,而得出的这一理论又指导了以后的实践,即回复文物的具体实践。
(2)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而谬误是歪曲的反映事物的本质。真理和谬误是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只要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就能够获取真理性认识,因为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同时,在批判谬误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和发展真理。材料中艾伦把传统的技法转化为错位剪辑,把按照传统技法的错误成功的转化为一种新的错位剪辑方法,正确的说明了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3)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这一意识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也要在实践中进行。通过实践的具体进行,可以总结出工作的灵感或者缺陷,从而进一步改进,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总之,创新的实现离不开实践,也离不开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现行的每月2000元调至3000元、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82707人提出的意见23万余件、82536人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发表意见,其中要求提高起征点的意见高达83%。
2011年5月10日和20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座谈会,还分别听取11位专家和16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群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社会公众对草案的意见、
6月27日,个法修正案草案再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时,二审稿对3000元起征点仍未作修改、在审议过程中,有委员表示,网上征求意见中,要求提高起征点的占83%、对如此集中的意见,草案未充分回应,很难向公众解释清楚、更有委员指出,个人所得税法不是5000元、3000元的问题,而是如何更认真地对待群众意见和老百姓的关注问题、
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以134票赞成、6票反对、11票弃权,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作如下修改:一、第三条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二、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摘编自 中国人大网(2011年6月30日、2011年7月1日)
材料2
此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首先,大幅度减轻中低收入纳税群体的负担、一方面,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纳税人纳税负担普遍减轻、工薪收入者纳税面调整后,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使绝大部分工薪所得纳税人在享受提高减除费用标准的同时,进一步减轻税负、这两个措施是不一样的,减除费用的提高是普惠,通过税率级距调整进行结构性的变化,是使中低收入纳税群体在减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减税、此外,适当扩大低档税率和最高档税率的适用范围,使低税率向大部分纳税人倾斜、其次,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实行提高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和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变化联动,能够使一部分高收入者在抵消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得到的减税好处以后,适当增加一些税负。
摘编自 中国人大网(2011年6月30日)
(1)此次个税法修改过程如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5分)
(2)结合此次个税法的修改,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趋向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5分)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做了国家的主人,获得了管理国家的权利,人民民主是真正的民主。《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的修订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修订的过程中,召开听证会,网上征求意见,接受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群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社会公众对草案的意见,最后做出了符合人民要求的调整。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权利,让人民真正享受到了广泛性、真实性的民主。
(2)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制度的趋向是通过深化收入分配改革,解决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的问题,转向包容性和共享式发展。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有:①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②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③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一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二是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三是切实对过高收入者进行有效调节,四是取缔非法收入,五是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六是完善公务员(微博)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
相关推荐: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