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17年心理学统考312考研真题论述题
(一)智力测验得分高的人不一定事业成功,用斯滕伯格成功智力理论和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进行分析。
【解析】
1.成功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analytical intelligence)、创造性智力(creative intelligence)和实践性智力(practical intelli-gence)三个方面。
①分析性智力是指一种解决问题、制定决策、和评判思维成果质量的能力,它指的是有意识地规定心理活动的方向,以发现对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在个体问题解决过程中,分析性智力的主要目的在于从问题情境出发,克服众多障碍并最终达到对问题的解决。在决策过程中,分析性智力可以帮助个体从多种可能中选择或对机会做出评估;②创造性智力是一种能超越已知给定的内容,产生新异有趣思想的能力。它指的是能运用现有的知识和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有价值的产品。个体的创造性智力主要包括想家、假设、构思、创造和发明等能力;③实践性智力是一种可在日常生活中将思想及其分析的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的能力。它指的是能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
成功智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创造性智力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分析性智力用来发现好的问题解决方法,实践性智力则可将思维及其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整合施事。只有在分析、创造和实践能力三方面协调、平衡时才最为有效。并且,知道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来运用成功智力的三个方面,要比仅仅具有这三个方面的素质更为重要。因此,仅仅智力测验得分高并不一定事业成功。
2.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智力的多元理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提出能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具体包括如下九种能力:
①语言:包括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②逻辑–数学: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如做数学证明题的能力。
③空间: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如查阅地图等。
④运动:包括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的能力。
⑤音乐:包括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⑥社交:是指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及与人交往能力,包括四大要素:组织能力,包括群体动员与协调能力;协商能力,指仲裁与排解纷争能力;分析能力,指能够敏锐察知他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易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人际联系,指对他人表现出关心,善解人意,适于团体合作的能力。
⑦自知: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
后来,加德纳又继续补充了两种能力类型,包括:
⑧自然能力:能认识、感知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敏锐地觉察周围环境的改变。
⑨存在:人们表现出的对生命、死亡和终极现实提出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的倾向性。
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它们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而每个人这几种能力所表现的优势不同,因此,智力测验得分高并不一定具有所有纬度的能力优势,仅仅智力测验的分高并不一定能保证事业的成功,需要在合适的工作当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优势,才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二、材料:
2008年,平平看到芳芳玩玩具,直接抢过来玩,妈妈告诉他那样做是不对的。2009年,平平看到丽丽在吃石榴,丽丽把石榴全部分给平平了,被妈妈阻止了,后面丽丽妈分了一半给平平。2011年,平平看到大力在玩滑板,问大力能不能借给他玩一下,大力答应了,并且教平平怎么玩,和他一起玩。2012年,平平把自己存的零花钱买了玩具,捐给福利院的小朋友。
请问,请依据弗洛伊德,班杜拉,皮亚杰的理论,三选二分析材料中的道德行为的发展。
【解析】
(1)弗洛伊德理论:人格理论
①本我:是人格的立法者,其基本机能是寻求能满足机体本能的对象,提供能量或动力。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指向本能需要的直接满足。在材料中,可以看到,平平在2008年时,看到别人的玩具会直接抢过来玩,只是在单纯地满足本我的要求。
②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当力比多从id 转化为重要的认知过程,如知觉、学习和逻辑推理时,理性的自我就出现了。自我遵循现实性原则,即寻找一种现实的途径来满足本能需要。2011年平平虽然想玩滑板,但也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抢过来,而是通过延缓了本能需要,先获得了大力的许可再玩滑板。
③超我:是人格的法官,它是人格当中内化了的道德标准,服从于道德原则(完美原则)。2012年,平平捐赠福利院玩具的行为是受到了内部道德标准的要求而做出的行为,可以看出他的超我的力量变得强大了。
(2)班杜拉:观察学习
指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立程和动机过程。注意过程调节着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与知觉;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内部表征:动作再现过程是以内部表征为指导,作出反应;动机过程则决定所习得的行为中哪一种将被表现出来。
材料可见,平平通过母亲的教导,得知了抢夺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然后在下一次见到丽丽吃石榴时,他也就没有做出任何行为。但是通过观察丽丽的母亲呈现出的亲社会行为(分享),从而产生了这一经验,而这一经验又反过来影响了他之后的行为,所以会产生了后面将自己存的零花钱买了玩具,捐给福利院的小朋友这一事件。说明他已经习得了“分享”这一概念。
(3)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
在前道德阶段,年幼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模糊的了解,他们的行为直接受行为的结果所支配,因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平平在看到芳芳玩玩具时直接抢过来玩,说明此年龄阶段的儿童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对错,只是受到玩具的吸引而已。
在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儿童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所给予的,而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订或改变,儿童的行为具有从他性和情境性的特点。也即是说,在经过了母亲的教导之后,平平意识到不能直接夺取他人的物品,但又没有发展出分享、合作等概念,所以看到丽丽吃石榴并没有做出更多举动。后来丽丽的母亲分了一半给平平,让他意识到规则可以改变,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绝对一面,所以产生了后面的先请求大力再玩滑板的行为。
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与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是相对应和平行的。幼儿道德的他律性就是幼儿认知的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的反映。平平最后能够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玩具给福利院小朋友,说明他已经可以自主地判断行为中的道德,使其拥有自律性。
相关推荐:
2017年考研答案 ※ 2017年考研真题 ※ 考研题库估分【手机题库下载】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