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同学:(以下内容摘自其入学测试报告)
从小爱看励志书籍和伟人传记的我,在去年大三时想都没想就投入到了象征进取心的滚滚考研洪流,但一年后,在毕业实习的旅途中,同学的通报分数电话无情地粉粹了我加冕硕士帽的梦想。或许结果已在预料之中,所以我当时还能假装无所谓;但夜深人静时痛定思痛,思绪如潮水开始泛滥。
回首往事,考试失利的原因其实并不难找,一是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定,能拿到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目标,但我忽略了准备考研却是一个单调、寂寞、丝毫不激动人心的过程。
有人说,考研人群分为三种,一是功利型;一是远大理想型;还有则属于跟风型。其实不管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但最终想达到目标都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你必须静下心来,全心沉入考研课程的海洋中。如果总是在患得患失,在考与不考之间徘徊,在找一份工作是不是也不错的比较中犹豫,那即使整天在教室呆着,也只是灵魂出窍后留下的一具躯壳而已。考研需要耐力、信心、忍受寂寞、学会放松。既然选择了考研就不能朝三暮四,花其它的心思,我知道做到这一点很重要,但非常困难。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考研就是四个字"坚持+专注"!
第二,没有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也是致命因素,这样将造成我不能很好地利用时间,一部分知识点不能充分地理解和掌握。
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考研成功的保证。把考研时间划分成不同阶段,针对各阶段的特点有所侧重地安排任务,根据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单科复习相配套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全面兼顾,有的放矢的计划,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但这也是非常难的。像我,因为公共课较弱,所以把专业课的复习排挤到了十一月开始,这就有了太大的投机成分,如果我订的计划合理,且能够循序渐进得到完全执行,相信肯定能高效率的达到目标。
第三,消息闭塞,错过一些必要的信息,是我心口说不出的痛,现在的考研实际上是一个信息战争,得到一些确切的相关情报不仅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出其不意地得到一个理想的结果。我却喜欢买一堆书,一人埋头苦干,以为工夫下到了,自然水到渠成。但考研还讲究效率,还讲究针对性。公共课的命题趋势、重点,专业课历年的题目、有没有老师命题等等信息,将很大程度地影响考研结果。
第四,计划过于宏伟,对自己要求过高,也是导致我心态逐渐变差、同时效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考研后,我发现有不少的资料只看了一点点或者根本没看,因为复习资料很多,而且值得参考的也很多,不过,我们应该明白:没有一个人可能把所有的资料都看完,更何况也没有必要。买过多的参考书,不但浪费钱,而且还会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如果书的质量不高的话,做了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做题思路,绝对百害而无一利。一般说来,前期每科固定一两本书就可以了,如果能报个辅导班,那自己就没有必要再准备其它参考书了。
第五,准备不足 ,我在考完后的感觉是:题目不难也不是很偏,只是自己花在复习上的时间太少了,自己的复习准备不足。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虽然我在很早之前就声称考研了,可那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到了7月份以后好不容易有了行动,但由于不是很投入,也没有什么效果。等到幡然悔悟时,离考试也就没多少时间了!更可怕的是不到火烧眉毛不着急,就象我对待专业课的态度,待到着急时,后悔都来不及了!所以每年号称有近百万人报名考研,但真正坐到考场上坚持考完而且有信心者,寥寥无几。当然,我写这些并不是为自己开脱,自欺欺人绝非我的本意。我想说的是,对于考研,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用心准备,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我有很多同学,七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此时距考试还有半年,最后结果也非常理想。但是我忘记了一点--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曾经有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当我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自己说,这次我肯定会做得更好!"
虽然有了很多的经验,但我现在还是决定报一个辅导班,有了老师的指点,有了同学的互相勉励,我的心态放松了许多,执行计划的能力因为有人督促也变强了。特别是报考后,听说可以进行在线测评和线下模考,这是我去年梦寐以求的事。相信它的结果会让我如同吃了"定心丸",变得理智起来,而不是像上一年那样,幻想着有超常发挥这样的运气。应该说,对于我这样心态比较浮躁、自制能力不是很强的考研者,选择辅导班很可能是拿到研究生offer唯一的、也是必经之路!
【军师锦囊】
通过朱同学和颜同学的来信可以看很出,朱同学的成功是建立在非常完备的复习规划基础之上,并且能够坚持下去,最终取得成功,而颜同学在考研失败后也非常深刻的分析了自己的失败原因。主要是自己意志力的不坚定和没有复习规划造成的。意志力不坚定,就会在考研的过程中容易妥协,容易受别人的影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绩的;而没有制作复习规划也是很多考研失败的考生的通病,他们知道考研是个过程,也知道该有个规划,但是就是没有去付诸实践,以为凭借自己的脑子记住就可以,这看起来可行,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规划的意义。
复习规划不仅在你心里,还要在眼皮子地下,这样就知道自己是不是每天都完成了计划中的内容。而很多考生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规划,这就提醒考生,在考研初期,选择一个专业的辅导班是很明智的,尤其对于想考名校热门专业的考生。辅导班提供给你的不仅是几套试题,还有大量的信息,包括导师情况,学校情况等。
【军师谏言】
"形"和"势"是战争胜利的保证,有利的作战环境,充足的军备以及高涨的士气是胜利的前提;考研过程中,完备详细的计划,坚定的信心,外界的帮助,都是考试成功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形 "的方面,考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要遮遮掩掩,只有清楚的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考研大军中的位置,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考研规划;"势"的方面,要求考生,尤其是本来条件不是特别占优势的考生,一定要将自己"势"的方面提高,不仅仅是一天比别人多看几页书,而是通过更多途径,一方面了解信息,另一方面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在起跑线上奋起直追。
相关推荐:解读“跨校考研”第四篇:同等学力及在职考研·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