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C 5.A 6.B 7.B 8.A 9.D 10.B
11.C 12.A 13.C 14.A 15.B 16.D 17.B 18.A 19.B 2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 3.AB 4.ABCD 5.ABC 6.ABC
7.ABCD 8.ABC 9.ABC 10.ABCD 11.AB 12.ABC
13.ABCD 14.BC 15.AC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 21.ABCD 22.ABCD 23.BC 24.ABD
25.ABCD 26.AB 27.BC 28.AB 29.ABC 30.BC
31.ABCD 32.ABCD 33.ABCD 34.ABCD 35.ABCD 36.ABCD
37.ABC 38.ABC 39.ABC 40.ABC 41.ABCD 42.BCD
43.AB 44.ABC 45.ABC 46.ABCD 47.ABCD
三、分析题
1.(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毛泽东从唯物史观出发,深刻分析这个社会的六个基本特点:
第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第三,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第四,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破坏了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不仅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阻碍中国独立和发展的根本因素。第五,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中国革命的方式方法,制约着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是认识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制定革命路线和方针的基础。
(2)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正是由于我党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一个科学认识与正确把握,我国才得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社会主义中国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2.(1)背景: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的反复比较,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党的思想路线的端正与理论素养的提高,这些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创造也有利条件。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了系统的阐述。
(2) 内容:首先,毛泽东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原因。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民主革命,已经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其次,毛泽东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再次,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3) 意义: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②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3.(1)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过多次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包括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龙其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中间路线,但是都失败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这是因为:
① 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② 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来看,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列强来中国只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③从中国的革命形势来看,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国民党当局不仅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不断以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蒋介石不允许民盟这样的组织存在,使中间路线最后破灭。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占人类总数1/4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第二,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第三,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了;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4.(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治制度;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发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既有资本主义因素,又有社会主义因素,而其中社会主义因素,如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等占主导地位。这些因素的增长,加上有利的国际条件,决定了中国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
(2)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以后,之所以要着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具备了以下条件: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这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因素。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资本主义经济与政府、国营经济和社会的矛盾及其发展, 1950年以后,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这就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土改以后,许多地区的农民从发展生产的需要出发,已经在探索组织起来的各种途径,开始有了实行互助合作的实践。这也为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在这种条件下,1953-1956年经过三大社会主义改造,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5.(1)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在党内率先提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率先示范,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作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章,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
(2) 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主要有:①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②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新方针、新政策;③要造就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④走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农、轻、重三者的比例关系;⑤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种关系的思想,“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经验;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等等。
(3) 这些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①它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邓小平理论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思想源泉,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②它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③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论品格,对邓小平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它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当然,这些成果还是初步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根据新时期、新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6.(1) 毛泽东的建党学说把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与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样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既广泛吸收了工人阶级以外的阶级、阶层中的革命分子入党,又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中国共产党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2) 主要内容包括:①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②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③注重党的作风建设,概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并把这三大作风作为中共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④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创造了整风这种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形式,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⑤新中国成立前后,又提出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反对官僚主义等。
(3) 毛泽东建党学说从实践和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党的建设是我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最主要法宝,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工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新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7.(1) ①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率先提出了“马列主义中国化”这个重大命题,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要取得成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相结合,从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②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 ①“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识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另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②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怎样看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③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拨乱反正中,用极大的精力来解决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问题。在他的主持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3)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过去是、今天是、将来依然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相关推荐:2010年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冲刺讲义汇总·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