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2011年考研政治测试模拟题 |
第 3 页:答案解析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单选答案
1.【答案】A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观点,它把实践看作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为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最根本的区别。
2.【答案】D
【解析】 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3.【答案】D
【解析】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 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即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反映论是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表现,先验论是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表现。
4.【答案】B
【解析】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5.【答案】A
【解析】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
6.【答案】B
【解析】 列宁在这里论述的是真理的相对性,揭示了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但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亦即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A、C、D的说法均否定真理具有绝对性,因而是错误的说法。故选B。
7.【答案】D
【解析】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谬误就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
8.【答案】C
【解析】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9.【答案】A
【解析】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10.【答案】A
【解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以下为2011考研政治日测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多选答案
1.【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的掌握。这是一道综合知识选择题,需要考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有一个全面把握,本题有一定难度。实际上只要考生认真阅读每个选项之后,就会发现ABC三项是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即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从这一前提出发必须肯定“认识的本质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当然也就必须承认真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所以ABC三项是必选无疑的。而D项的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所独有的观点。这样ABCD选项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构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2.【答案】ABC
【解析】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等环节。
3.【答案】AC
【解析】 实践目的是指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来的实践结果的预测、预见。
4.【答案】ABCD
【解析】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目的;它们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统一起来。
5.【答案】AC
【解析】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6.【答案】ACD
【解析】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例如,美好的心境、坚忍的意志、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等往往能调动主体的精神力量,去努力实现认识的目标。有些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起着消极作用。应该以正确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和调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7.【答案】CD
【解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真理是一元的,反对多元真理观,因为真理的内容是唯一的、客观的。任何的真理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不存在最高真理。因此,正确选项为C、D。
8.【答案】ABD
【解析】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阶级斗争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是至上和非至上、无限和有限的对立统一,作为认识、思维成果的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C项是不可知论观点。
9.【答案】ABC
【解析】价值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不论是人的自然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是由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决定的,因而在本质上都是客观的。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并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后,就会对主体的需要构成意义关系。选项D与本题题意无关。
10.【答案】ABCD
【解析】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因此二者是辩证统一的,A项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B项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C项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D项正确。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