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
第 3 页:多项选择题 |
11.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认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我们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因此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其性质一定是社会主义的,同时只有如此才能为社会主义所用。这个命题:
A.不准确,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不一定是社会主义的,但肯定是被社会主义需要和允许的
B.不准确,姓“资”的,但在一定条件下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也应当允许其适度发展
C.不准确,不能将那些符合“三个有利于”的、不存在姓资、姓社问题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资”的东西而加以排斥
D.准确,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的,一定是姓“资”的,决不能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三个“有利于”标准。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惑和疑虑,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坚持把“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反对抽象地争论姓“资”姓“社”。一方面,“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并非是要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问姓“资”姓“社”,而是反对离开这“三个有利于”去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从而被姓“资”姓“社”的抽象争论所困扰,在改革开放中迈不开步子;另一方面,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决不可以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的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的东西加以拒绝,也不可以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的、本来没有姓“资”姓“社”问题,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加以排斥。总之,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的,虽然不一定是社会主义的,但肯定是为社会主义当前所需要和允许的;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的,绝不是社会主义的,也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因此,第11题的正确答案是ABC,第13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1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根本标准,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前提条件是:
A.明确“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客观标准而不是主观标准
B.明确“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由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所决定的
C.明确“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生产力标准是最高标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核心的标准
D.明确“三个有利于”之间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前提条件。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就要明确:
第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客观标准而不是主观标准,它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是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反对“左”和右的错误倾向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第二,“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由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所必然采取的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因此在运用这个标准的时候,时刻都要想到社会主义的方向,社会主义的原则和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离开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三个有利于”标准就失去了它本来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即生产力标准是最核心的标准(C选项是错误的)。这个标准不仅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基本的决定力量原理,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一原则立场,是其他两个标准的基础。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综合国力的增强,更不可能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这一标准来谈论其他别的什么标准。
第四,生产力标准虽然是最根本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但不是惟一的标准。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D选项)。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表现为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不可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来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可能离开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来发展生产力。
第五,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高的标准。共产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谋福利,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的就是使全人类获得解放,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在发展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14.生产力标准之所以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之所以构成检验实际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根本标准,主要是因为:
A.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多种目标的根本条件
B.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
C.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表现、根本表现
D.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唯一表现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生产力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的原因。
生产力标准之所以是“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之所以构成检验实际工作和方针政策的根本标准,主要是因为: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多种目标的根本条件。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多种目标,如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思想文化的不断进步,人的主体能力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的更加合理,等等。这多种目标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所以列宁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社会发展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多方面,但集中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在一定的社会中,生产力能以它应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超过其他社会的发展速度,实际上体现该社会的社会结构更为合理,社会关系更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而且是一种具有可预测性的客观标志。作为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尤其是劳动资料是“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东西。因此,生产力状况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准。
第三,就社会主义而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首要表现”、“根本体现”,就是能使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任务”、“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表现在多个方面,不仅仅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15.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惑和疑虑,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这“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A.生产力标准的深化 B.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
C.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三个有利于”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争论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通过这次争论解决了思想路线问题,重新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问题在于实践标准本身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正是在这种条件下,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困惑和疑虑,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可见,“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产物。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更加适合具体的操作。第一,这里,生产力已不再是一般的生产力,而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凡是符合这一点的,都可以大胆采用。第二,综合国力既可以是直接的现实的,也包括间接的潜在的,首先是经济方面的,也包括政治、文化、教育、艺术等方面。第三,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对发展生产力目的的规定,也是搞社会主义的总目的所在。
“三个有利于”标准,重点突出了“有利于”,突破了以往被人们所忽略的“实践标准”中的价值问题,实现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有机统一。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以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标准,这是价值问题。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二者达到了统一。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个整体,具有内在的联系。其中,发展生产力是基础和根本,因为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说,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生产力标准是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16.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通过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突出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即创新是:
A.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B.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D.一个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1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创新中:
A.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B.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方面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国之道
[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创新的科学论述。
进入21世纪,江泽明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通过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通过总结中国社会特别是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历史,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使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因素。因此,16题中的D选项是错误的,第16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创新。在这些创新中,理论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提、关键,制度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保证,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明确说过,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革命理论,就没有名副其实的革命运动;正确的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化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的物质力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所以,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停顿,首先必须进行理论的创新。江泽民指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因此,17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18.百家争鸣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社会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真理标准讨论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这表明:
A.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B.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D.理论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前提和关键
[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理论创新的作用与地位。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创新。在这些创新中,理论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提、关键。正因为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因此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百家争鸣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社会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真理标准讨论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都具有这样的重大意义。尽管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真理性;但是,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尤其是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创新,就不可能有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进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新实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