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项选择 |
第 2 页:多项选择 |
第 3 页:分析题 |
第 4 页:单选答案 |
第 5 页:多选答案 |
第 6 页:分析题答案 |
三、分析题
34. 此题是一道关于历史观的材料分析题。
⑴①材料1 表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产品分配和社会划分为阶级或者等级”等属于生产关系的内容,一切社会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这些都由生产什么、怎么样生产及怎么样交换产品来决定,体现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发生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制度已经不再同这些变化相适应”是说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必然要相应发生变化。
②材料2 表明,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每一个社会形态,它的产生必然有它的物质基础,它的灭亡也必定有它的客观条件,社会的发展是遵循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客观规律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③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⑵①材料3 是费尔巴哈的历史观,认为宗教的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各个时期的变迁,历史时代是由宗教的变迁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宗教的现实根源在于人世间的苦难,是现实社会生活决定宗教而不是宗教决定现实社会,费尔巴哈的观点否认了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是唯心史观。
②材料3与材料1、2的区别在于:决定人类社会形态和历史变迁的根本力量是什么的问题,材料3认为是宗教,材料1和2都认为是物质生产力,这是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对立。
35.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由于政治上的不平衡,城市是******力量统治的中心,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也是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的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从此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理论,从理论上处理好了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以及土地革命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革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摆脱了长期以来对苏联革命道路的迷信,开始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6.⑴保护和扩大英国在华的经济、政治特权。干涉中国内政,制止革命进一步发展,对湖北军政府施加压力。
(2)帝国主义干涉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37. ⑴爱国主义是人们对于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⑵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具体表现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正是这一优良传统,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绵绵不断、生生不息。 ⑶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发挥重要作用。它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历代优秀人物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⑷当代中国要逐步摆脱贫穷和落后,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38. (1)恐怖主义与和平与发展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解决,尤其是与冷战结束后南北差距的拉大、民族宗教矛盾日益尖锐密切相关,恐慌主义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企图,置国际准则于不顾,滥杀无辜,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的一大公害。“9.11事件”之后,美国打着反对恐怖主义、维护本国安全的旗号,采取所谓“先发制人”的政策,大搞以美划线,在反恐中以美国划线,借口反恐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单方面决定以武力干涉打击别的主权国家, 强行按美国模式和价值观****别国政权,改造别的国家,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有显著战略意义而它以前又无法控制的地区,表明美国企图借反恐搞称霸,实现自己控制全世界,充当世界霸主的目的。
(2)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国际恐怖主义。主张维护人类和平与安全是反恐的核心。反恐是为了消除对人类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不能借反恐趁机搞称霸。
要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反恐斗争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推动世界各国的普遍发展与共同繁荣,标本兼治,最终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根源。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倡导相互尊重,和睦共处,求同存异,兼容并蓄。
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上述原则立场与美国的反恐政策无论是在总体目标、斗争手段与方式上都有着本质区别。
相关推荐: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