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模拟试题 |
第 5 页:参考答案 |
26.【答案】B
【考点】个性与共性
【解析】本题中“伊万”是个性,“人”是共性,伊万属于人的范畴,这正说明了个性体现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一定条件下,共性和个性能够相互转化。B项正确,AC项错误。又因为一般和个别是一对矛盾,相互依存,同时产生同时消灭,故D错误。
27.【答案】B
【考点】内因外因
【解析】题中“琴”是外因,“指”是内因,琴声被弹奏需要指头和琴同时作用,体现了内外因哲学原理,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故B正确。ABD项在文中并没有体现,故不选。
28.【答案】C
【考点】内因外因
【解析】题干中的“腐”是内因,如果不腐烂,就不会“虫生”,“虫生”就是外因。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故本题答案选择C。ABD项本身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
29.【答案】D
【考点】矛盾规律
【解析】“自身硬”指的是铁砧,打铁的时候必须把原料放在铁砧上反复敲打,铁砧必须比原料硬,打铁才能完成,直到成型。这句谚语比喻做一件事的时候,自身条件过硬十分的重要,体现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根据。ABC项不符合题意。
30.【答案】C
【考点】量变质变规律
【解析】题目中“难事”开始于“易”,“大事”开始于“细”,说明要成功就必须一点一滴的积累,这就体现了量变质变规律。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故这道题选择C项。ABD项与题目无关,故不选。
31.【答案】A
【考点】量变质变规律
【解析】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图中,人的血液PH值在7.35-7.45之间属于健康,6.8-7.35、7.45-7.8之间属于非健康,低于6.8和高于7.8则人就会死亡,6.8、7.35、7.45、7.8、6.8都是量变质变转换的关节点,故答案之中,只有A选项中的变化没有超过关节点,属于量变,而BCD项中都包含了量变与质变两种变化。故本题选择A。
32.【答案】C
【考点】量变质变
【解析】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题干中的“死去活来”、“如胶似漆”、“取之不尽”、“长命百岁”都是没有坚持适度原则,“温馨”、“知心”、“够用”、“健康”都属于合理的范围内,故选C。ABD本身正确,但与题目无关。
33.【答案】A
【考点】量变质变规律
【解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题中居维叶的理论认为生物的变化是突发性的灾难引起的,只看到了质变的作用,没有提及量变的作用,故本题选择A。
34.【答案】D
【考点】量变质变规律
【解析】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文中人们改变了陶瓷分子排序上的顺序,属于量变中的次序上的变动,这一变动使得陶瓷发生了质变,故答案选择D。AC本身正确,但与题目无关。只有在特定条件下,矛盾双方才可以实现相互转化,故B错误。综上所述,此题选B。
35.【答案】B
【考点】量变质变规律
【解析】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题中的“底线”即关节点,人超出了这些关节点,其行为和人品就会发生质变,故B正确。ACD本身正确,但是与本题无关,故不选。
36.【答案】C
【考点】量变质变规律
【解析】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只有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只有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文中小学生做适当的题,则成绩会提升,但是如果做太多的题目,成绩反而会下降,就是因为作业量超过了度的关节点,答案选C,AB选项本身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并不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关系,故D选项错误。
37.【答案】B
【考点】否定之否定规律
【解析】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故AD错误。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的过程。虽然全部燃素说被否定了,但是其内部比较合理的部分得到了继承,这正体现了辩证否定观,故选B。C项中的“否定一切”过于绝对,故不选。综上所述,B正确。
38.【答案】C
【考点】否定之否定规律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文中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说明,人类的历史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正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C项正确,而A项表述错误。BD两项与题目无关,不选。综上所述,本题选C。
39.【答案】C
【考点】现象与本质范畴
【解析】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故我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狐假虎威的故事正是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答案选C。ABD项与题目无关,故不选。
40.【答案】D
【考点】现象与本质范畴
【解析】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故我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这句诗的意思是,萤火虫像火而不是火,露水像珍珠而不是珍珠,正体现了如果停留在表面现象,就无法揭示事物的本质。答案选D,ABC项与本题无关。综上所述,本题选D。
41.【答案】C
【考点】现象与本质范畴
【解析】真像是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以歪曲的、颠倒的、否定的方式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故C正确。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故B错误,现象属于物质范畴,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故D错误,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故A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42.【答案】C
【考点】现象与本质范畴
【解析】假象是从反面以歪曲的、颠倒的、否定的方式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所谓错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中个别特征的主观反映,是错误的感性认识。王林通过各种手段伪装特异功能,制造的是假象,这种假象并不是由于人们的主观认识有误而造成的,是客观原因导致的,不是错觉,故C正确,BD错误。A项属于望文生义。
43.【答案】D
【考点】偶然性必然性范畴
【解析】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故事中,“兔子撞树”是个偶然性事件,但是农夫却认为这是个必然性事件,混淆了偶然和必然,故答案选择D。ABC项与本题无关。
44.【答案】C
【考点】偶然性必然性范畴
【解析】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D错在否认了偶然性的存在,故不选。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故B错误。A忽略了两者的对立性,错误。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偶然是化了妆的必然”正是体现了这一原理,故答案选择C。
45.【答案】B
【考点】偶然性必然性范畴
【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文中把丘处机去牛家村这一偶然事件当做决定历史发展的关键,否认了必然联系,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无客观规律的,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其内在的“自由意志”所决定的,这是典型的非决定论观点。故答案选择B而不选C。A项的机械决定论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忽视偶然性,与文中观点相反,故不能选。D项中的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一种,故与题目无关。
46.【答案】C
【考点】原因和结果范畴
【解析】因果关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原因和结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故AD项错误。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植被破坏会引起水土流失,在这对关系中,植被破坏是“因”,水土流失是“果”,而水土流失则进一步破坏植被,这个时候“果”反过来影响“因”了。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统一的,二者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故B项错误。
47.【答案】C
【考点】可能性和现实性
【解析】抽象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尚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因而在目前是无法实现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是在现实中根据充分,具备必要的条件,可能实现的可能性。文中“当将军”这个事件是个抽象可能性事件,因为其在生活中虽然有根据,但是这种根据不够充分,很难在目前实现,故答案选择C而不选择D。AB与本题无关,不选。
48.【答案】A
【考点】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
【解析】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故答案选A,BCD三项与题干无关。
编辑推荐: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