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模拟试题 |
第 5 页:参考答案 |
查看汇总:2020年考研政治模拟题及答案汇总
辩证法
一、单项选择题
1.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普遍接入,使大量数据的获取、聚集、传输、处理、分析等变得越来越便捷,大数据分析成为热门话题。大数据分析的关键就在于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隐藏的关联,从而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决定,这说明
A.现实联系的多样化和复杂性要求人们对各种不同的联系分别地、具体地加以研究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为的
C.人们主观想象中的联系可以代替对象自身的客观联系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2.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条法律,如果有人肯出钱把别国沦为奴隶的鲁国人买回来,可以凭“发票”到鲁国国库领取“国家补偿金”。这个法令出来后,大大推动了鲁国的救赎行动,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果。子贡是孔子门下最有钱的弟子之一,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在周游列国时,赎了一位鲁国奴隶。子贡觉得自己应该做得更高尚一些,于是把“发票”当众撕毁,并声称愿意自己承担所有的费用,不向国家报销。子贡回国后去见孔子,孔子说:“你的行为没有损害自己的行为价值,却损害了国家的法律。因为你,从此,这个法律再也没有明确的社会效果了。”孔子的观点蕴涵的哲理是
A.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B. 事物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
C.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民间有一种迷信说法叫作“乌鸦报丧、喜鹊叫喜”。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否定了联系的
A.普遍性
B.客观性
C.多样性
D.条件性
4.“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城;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句话告诉我们
A.要善于从整体上、动态中把握事物的联系
B.运用矛盾分析法,抓住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
C.发展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D.善于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5.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我国古代有一个“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寓言故事,城门失火了,离池塘很远,但人们用池塘里的水灭火,一会儿火灭了,池塘里的水舀干了,满池鱼遭了殃,这里体现了事物联系多样性中的
A.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B.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C.间接联系和直接联系
D.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6.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7.一个研究员将跳蚤放在桌上,对它喊了一声“跳”。跳蚤跳了一下,研究员做了记录。然后他将跳蚤折断一条腿开始第二次实验。此时,研究员又喊了一声,跳蚤当然不跳了。研究员认真地记录道:“当跳蚤断了一条腿之后,它就变成了聋子。”这一实验说明
A.事物之间是完全没有联系的
B.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C.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D.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8.现代管理学有一个著名的“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是由围成木桶的最长木板或平均长度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决定的。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木桶的容量,必须着重解决好“短木板”的“补短”问题。这一原理的哲学寓意是
A.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B.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C.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D.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9.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这在管理学中被称为“米格-25效应”。“米格-25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
A.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B.整体的性质由部分决定
C.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
D.整体功能可以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0.《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11.自从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多利”诞生以来,科学家们相继成功克隆猪、牛、马等动物。2013年日本科学家借助用克隆动物培育克隆动物的“再克隆”技术,成功用一只实验鼠培育出了26代实验鼠。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再克隆可以无限持续下去。人类在克隆技术上取得的成就说明
A.人类可以创造新的自然规律
B.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
C.人类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D.人类已经完全认识了客观世界
12.中国有句古话叫“万物土中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明了不用天然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来提供营养,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无土栽培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在沙漠、戈壁滩、海岛等无土地区种植作物,具有省工、省水、实现作物早熟、高产、避免土壤病虫害传播、无污染等特点。这表明
A.普遍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B.人们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可以改造规律
C.事物发展的规律可以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D.人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13.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就无所谓失误。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14.“因祸得福”这句话的启示是
A.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15.“君子和而不同”对“和”与“不同”理解正确的是
A.和是指主要矛盾,不同是指次要矛盾
B.和是指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同是指矛盾的次要方面
C.和是指矛盾的同一性,不同是指矛盾的斗争性
D.和是指矛盾的普遍性,不同是指矛盾的特殊性
16.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说“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这句话表明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
B必然性通过偶然性
C量变必然导致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17.沙丁鱼在运输的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来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则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原来鲇鱼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沙丁鱼也就不容易死了。“鲇鱼效应”表明
A.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 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
D.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8.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关系。1995 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关于这一段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A.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B.双方力量对比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C.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日社会主次矛盾发生转化
D.中日之间的矛盾始终是1937 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9.《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这说明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20.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学科网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21.郑国有个人,白天在一棵大树下避暑乘凉,他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跟随树影移动自己的席子,避暑效果颇佳。到了晚上,月亮升空,他想,此法既然白天有效,那么晚上用它来躲避露水一定也不会错。于是,随月下树影移动席子,结果树影越远,他身上的露水也越重,最后全都湿了,他还不知是什么原因。其中的原因所包含的哲理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2.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了无痛手术时代。今天,麻醉剂已经广泛应用于外科临床手术,但据医学统计,仍有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的病人麻醉失败。这表明
A.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无条件的
B.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C.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D.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23.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故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故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袋鼠回答:“很难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这个寓言故事的哲学寓意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内因决定外因
B.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D.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
24.公孙龙牵着一匹马出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是两回事。”公孙龙“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25.有人说,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
A.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C.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D.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编辑推荐: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