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复习指导 > 考研英语复习指导 > 综合辅导 > 正文

2010年1月考研政治主观题答案解析(文都版)

来源:文都教育 2010-1-9 14:08:50 要考试,上考试吧! 考研万题库
本文是2010年1月9日考研政治试题主观题的答案解析。

  36题(1)如何理解宋庆龄所说的“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了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

  第一问1、中山先生最早提出了反帝反封建这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同样被中国共产党人所接受,与中国共产党基本纲领相符。在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努力下,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终于实现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这也是中山先生的意愿得到了实现。

  2、结束了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的历史,结束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中国人民第一次成为了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不断的历史,国家实现了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局趋于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扫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开始树立了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人民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总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面貌,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36题第二问1.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反帝反封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斗争胜利的信心

  2.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任人宰割的屈辱地位,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起点(反帝)

  3.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成为可能

  37 (1)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2)我们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

  第一小问回答: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秩序的,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的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二者互相补充 相辅相成,道德规范的更好的发挥要法律的支持,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要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靠法律

  第二小问:公民伦理奠定城市公共文明的根基 一个城市的文明至少应当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构成的复杂社会系统工程。以现代公民伦理为核心的市民文明素质无疑都具有最基础的意义。所谓公民伦理,意指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和公共生活实践中应当具备的伦理品质。(后面结合自己的语言描述如何从自身做起)

  38题:(1)”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广告主题说明了什么?(2)为什么说“现在是从"中国制造“的地位上升为”中国制造的“的时候了?

  (1)说明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合作成为发展的主流。各个国家要想过得发展,必须和其他国家互相合作中国的地位提升,在世界经济领域崛起,但是需要和其他国家多点合作

  (2)中国要发展,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灌测实施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措施、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米娜另的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上一页  1 2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柳絮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