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缤纷校园 英语学习
2010考研 | 2010高考 | 2010中考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专升本 | 法律硕士 | MBA/MPA | 中科院
四六级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职称日语 | 职称英语 | 博思 | 口译笔译 | GRE GMAT | 日语 | 托福
雅思 | 专四专八 | 新概念 | 自考英语 | 零起点英韩语 | 在职申硕英语
在职攻硕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等级考试 | 水平考试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公务员 | 报关员 | 报检员 | 外销员 | 司法考试 | 导游考试 | 教师资格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管理咨询师
期货从业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秘书资格 | 心理咨询师
会计职称 | 注会CPA | 经济师 | 统计师 | 注册税务师 | 评估师 | 精算师 | 高会 | ACCA | 审计师
法律顾问 | 会计证 | 理财规划师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师 | 监理师 | 安全师 | 咨询师 | 结构师 | 建筑师 | 安全评价师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设备监理师 | 岩土工程师 | 质量资格 | 房地产经纪人 | 造价员
投资项目管理 | 土地代理人 | 环保师 | 环境影响评价 | 物业管理师 |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公路造价工程师 | 招标师
执业护士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卫生资格
考研_考试吧考研_首发2010考研答案
考研培训 考研网校 模拟考场 资讯 复习指导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名师指导 考研经验 考研大纲 考研简章 论坛
考研英语|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考研政治|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考研数学|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专业课|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在职研

考研政治哲学笔记: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

  ①唯物主义认识论又叫反映论,它主张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除庸俗唯物主义外,各唯物主义派别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它的基本观点包括:其一,客观世界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它是认识内容的唯一来源;其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其三,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②唯心主义认识论又叫先验论。它主张人类的认识先于客观物质、先于实践而存在。主观唯心主义主张认识是对主观体验、感觉和心灵的把握;客观唯心主义主张认识来源于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对立取决于它们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对立。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必然同时坚持反映论;唯心主义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必然同时坚持先验论。

  2.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①可知论

  可知论是主张世界可以被认识的哲学学说,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可知论既有唯物主义可知论,也有唯心主义可知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有着根本的区别。

  ②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人们不能认识世界或者不能彻底认识世界。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

  3.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①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虽然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但它有两大缺陷:其一,不懂得实践的观点,不懂得认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二,不懂得辩证法,不懂得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机械的消极的反映论。

  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引入了实践的观点,提示了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它认为人们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既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客观世界只有先成为人们改造的对象,才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人们是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的。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过程。认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由实践到认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且还表现在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二、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一)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

  1.含义

  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认识客体是指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

  2.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

  ①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

  ②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认识关系的基础,主体是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认识客体的。

  ③主体与客体之间还存在着价值关系,即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和客体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

  ④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3.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选择性、创造性,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①所谓信息,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实现和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主体对于客体提供的信息,是要进行选择的。

  ②这种选择是以主体为转移的,是以主体自身已具有的理想信念和概念框架为参照系的。这种具有理性特点的参照系一般表现为主体的利益和需要,表现为主体的认识目的,表现为主体的价值观念,表现为主体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图式。

  ③进行选择是完成认识的必要条件。客体所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人们没有必要没有可能吸收对象的全部信息,只能吸收所需要的信息,要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

  ④认识过程不是对客体信息的简单搜集与再现,而是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主体的认识图式,对信息进行加工过滤,整合重构。这一过程就是建构过程。

  (二)实践决定认识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其一,认识是根据实践的需要产生的。在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中,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是由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

  其二,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客观事物本身不可能自动地反映到人脑中来。客观事物只有成为实践活动的对象,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人们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同客观事物相接触的,实践不仅把客观事物的现象反映到了人脑中,而且还暴露了客观事物的本质,使人们能够通过抽象思维予以把握。

  其三,一切真知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人的知识不外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通过学习和交流获得的知识。由于间接经验是从直接经验转化而来的,间接经验是“流”不是“源”,所以实践是知识的唯一源泉。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其一,实践不断地给认识提出新课题,提供经验材料,实践的需要推动着人们去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实践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

  其二,实践创造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大大延伸了人的感官,使认识得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其三,实践的发展,锻炼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是否正确,不依主观感觉而定,而要依实践的结果而定。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为人类造福。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离开了对实践的指导,认识不为改造世界服务,认识就是空洞的,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归宿。其公式是:“实践  认识  实践”。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据此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和过程,指导实践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两种效果:

  ①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可使实践获得成功,达到预期的效果。

  ②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遭到失败。

  (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

  中国古代哲学家曾对知与行的关系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作出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主要观点有:

  ①行先于知,由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行是知的基础。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②知之明也,因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知对于行的指导作用。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

  ③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看到了行对于检验知的重要作用。孔子提出“听其言观其行”,王充则坚持以“效验”来“订其真伪,辨其虚实”。

  ④知行并行,相资为用,认识到知行并举,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三、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1.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其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见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含义)

  其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其次,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能解决对现象的认识的问题,理性认识才能解决对本质的认识的问题。坚持感性认识发展成为理性认识,这是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再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往往感性之中有理性;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往往理性之中有感性。

  ③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其一,积极投身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其二,必须对感性材料加以思维的抽象,要采用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

  ④要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性只承认理性认识可靠,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可靠,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升华成理性认识。

  唯理论和经验论全部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它们各持一个片面,在思维方法上属于形而上学。

  唯理论有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之分;经验论也有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之分。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也不懂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教条主义夸大书本知识、理性认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一切从本本出发,犯了类似于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夸大感性经验,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成普遍真理,犯了类似于经验论的错误。

  2.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①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并没有结束认识,理性认识还要再回到实践中去(第二次飞跃)。因为:

  其一,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第一次飞跃并没有实现这一目的,只有第二次飞跃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其二,第一次飞跃并不能保证理性认识的正确性,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只能依靠实践的检验。在第二次飞跃中,理性认识可以得到检验,得到修正、补充和发展。

  ②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

  其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到普遍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理论必须服从实践。

  其二,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其三,理论应当被群众掌握。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使实践获得成功。

  3.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包括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是主导因素;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则包括两类:一类是情感、意志,包括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等,一类是认识中不能被逻辑思维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

  在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共同推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非理性因素应当受到理性因素的制约,应在理性因素的主导下,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

  (二)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的全过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无限发展的全过程。

  2.认识的不断反复

  认识之所以要不断反复,是因为:

  其一,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物质世界是无限的,客观事物作为系统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客观事物存在着一个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本质和规律也有一个暴露的过程。所有这些,使得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其二,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受历史条件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只有在不断打破限制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得到发展。这也使得认识具有反复性。

  其三,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要受到主体本身的限制。这些限制包括:人的实践范围、知识水平、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生理素质。所有这些,也使得认识具有反复性。

  3.认识的无限发展

  就整个认识过程而言,认识的反复具有无限性。但是,这种无限性不是简单的圆圆式的循环,而是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

  4.认识辩证运动全过程的原理,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群众路线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运用。党的群众路线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一致性。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张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实践是千百万群众的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则主张相信群众。因此,二者具有一致性。

  其次,“从群众中来”,实际上就是把群众的感性认识能动地升华成理性认识(表现为领导者的智慧),这其实就是第一次飞跃;“到群众中去”,实际上就是让理性认识被群众所掌握,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这其实就是第二次飞跃。

  再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也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三)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表明认识与实践是不断分离又不断重合的过程,而每一次循环,都使认识上升到高一级的层次。由于实践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认识经常与实践发生矛盾,这就要求认识与实践必须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所谓具体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适应。认识、理论要根据具体实践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认识、理论要同不断发展的实践相适应,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落后于实践。

  ③割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会导致“左”的或右的错误。

  ④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新的理论的指导下,实践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实践要不断地创新,理论也要不断地创新。

  四、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因为真理属于认识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②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客观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属性。因为: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坚持真理一元论,反对真理多元论

  ①由于真理是客观的,有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必然是一元的。也就是说,不论人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可能得出多少种结论,但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

  ②真理是一元的,因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不以阶级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没有阶级性。

  ③真理多元论主张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可以有不同的真理,真理因人而异。真理多元论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4.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主张真理是客观的,世界上不存在着任何主观真理。

  唯心主义则主张真理是主观的。主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作是纯粹主观自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把真理看成是人的意识和“客观精神”的一致。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对立,取决于双方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对立。唯物主义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必然坚持真理是客观的;唯心主义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出发,必然坚持真理是主观的。

  5.批判实用主义真理观

  实用主义真理观把“有用”作为真理的根本属性,主张“有用就是真理”。实用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一个流派。

  “有用就是真理”的要害在于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性,混淆了真理和廖误的界限,并会导致真理多元论。按照这种观点,谎言也可以成为真理,因为它对骗子是有用的;按照这种观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为不同的理论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都是有用的;按照这种观点,某一理论今天对我们有用,今天它是真理,明天对我们无用或者有害,明天它就是谬误。

  真理的确是有用的,因为真理具有价值性,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但是,价值性并不是真理的根本属性,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

  “真理是有用的”是一个正确的命题,但是不能把它换位成“有用的就是真理”。显然,并非所有“有用的”理论都是真理。

  5.真理与谬误

  ①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

  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己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其一,真理是具体的,总是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范围。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或者超出了特定的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其二,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必然要随着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如果人们的认识不能及时地反映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或者超越历史发展,就会造成主观和客观由相符变成不相符,从而使真理转化成谬误。

  其三,真理是全面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把其中的某一原理孤立起来,把它加以绝对地夸大,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在一定条件下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其一,条件和范围发生了变化,谬误可以变为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是谬误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和范围内则可以转化成真理。

  其二,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谬误往往是真理的先导。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许多的失误获得的。

  其三,批判谬误能够发展真理,这也属于谬论转化为真理的一种特殊情形。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①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相对真理(或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它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整个客观世界某些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

  其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也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近似的正确反映。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的。(详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②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统一的。

  其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要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

  其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转化和发展的过程。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属于由相对真理转化为绝对真理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③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3.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从两个极端割裂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绝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否认了真理的相对性。绝对主义认为人们所获得的真理都是绝对真理,真理不可能是相对的。人们所获得的真理具有永恒不变性,它穷尽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一切认识。绝对主义否认了真理的发展。

  相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相对主义否认了绝对真理,必然同时否认了客观真理,从而把真理变成了主观随意的东西。相对主义抹煞了真理的客观标准,必然混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原理指导我们树立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态度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正确地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应该是一要坚持,二要发展。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绝对性表现在: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它是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所证明了的真理。由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绝对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普遍性,所以它是不能被推翻的。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我们必须坚持。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相对性表现在:由于客观事物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由于实践的不断拓宽和深入,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所反映的客观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然要随着客观事物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对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我们必须发展。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辩证的统一。只讲坚持不讲发展,会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变成教条;只讲发展不讲坚持,会取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我们必须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否认了真理的相对性,用绝对主义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势必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僵化;相对主义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用相对主义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势必会宣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已经过时。

  (三)真理是具体的

  所谓真理是具体的,是指正确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存在总是在具体的条件下和具体的范围内的一致,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这些具体规定,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宇宙中没有抽象真理。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真理标准

  ①唯心主义否认真理标准的客观性。它们提出的真理标准有:

  其一,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

  其二,以大家公认或多数人的意见为真理标准。

  其三,以“有用”为真理的标准。

  其四,以“上帝”为真理的标准。

  其五,以“理念”或者“绝对精神”等客观精神为真理的标准。

  ②旧唯物主义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主张把客观事物本身作为真理的标准。

  ③无论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不懂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所谓真理,就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要判定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就必须对主观和客观进行比较,这也就是说,作为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的特点。

  ②在人的主观认识范围内不可能找到真理的标准,我们不能用主观检验主观,用认识检验认识。客观事物本身也不可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客观事物也不能把主观认识和其自身加以对照。

  ③实践是精神见之于物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除具有普遍性的优点外,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所谓“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可把正确的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这样,实践就成为沟通主观和客观之关系的桥梁。

  ④这样,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能够以一定的认识作为指导改造世界,并直接引出现实的结果。如果人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就证明了这种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不正确的。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确定又不确定。

  ①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表现在:

  其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客观标准。

  其二,人类的认识归根到底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从长远看,实践可以检验一切认识。一切正确的认识终将被实践肯定,一切错误的认识终将被实践推翻。

  ②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表现在:

  其一,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实践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所在时代提出的一切学说,同时,已被实践所证实的某种正确认识,也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

  其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所证实的某种认识的正确性,是相对的、有限度的。

  ③坚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是在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绝对性而否认其相对性,会导致绝对主义的思想僵化;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相对性而否认其绝对性,会导致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4.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

  逻辑证明在认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使实践检验由特殊提高到普遍。

  ②为实践检验提供理论依据,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然而,逻辑证明不能成为同实践标准相并列的第二条真理标准,它是不能离开实践的。

  ①逻辑证明所遵守的规则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②逻辑证明所依据的前提是否正确,要由实践来检验。

  ③逻辑证明的思维过程和结论是否正确,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由实践来作最后的检验。

  (五)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哲学范畴中的价值的含义

  价值是事物具有的能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的效用性,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价值关系的反映。哲学范畴中的价值与经济学范畴中的价值是不同的。

  价值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价值是在人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一种客观现实关系。一方面,价值必须以客体及其固有的属性为基础,另一方面,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关系离不开主体的需要和主体的创造性活动。

  2.真理的价值性与真理的客观性的关系

  ①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价值性。

  ②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附加任何主观随意想像的成分。

  ③真理的价值性是从真理对主体的意义和效用上考察,是对真理的作用、意义、功能的揭示和反映。

  ④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为基础的,也就是说,真理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是客观真理,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用真理指导实践,可以实现既定的目的。另外,真理的价值性还表现在它是主体能力的基础,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必要条件。人掌握得真理愈多,能力愈强。

  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十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把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核心;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具有一致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具体的运用。

  ①物质世界是客观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一切认识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干工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②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规律,实事求是。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相信实践的真正权威,实事求是。

  3.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

  (关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见第一章有关内容)

  六、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

  (一)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推导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

  归纳与演绎的运行方向是相反的,但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①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性原理,一般性原理是通过归纳获得的。

  ②演绎也是归纳的前提和指导,任何归纳都是在一定概念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归纳也不能离开演绎。

  ③人的认识是不断地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这恰恰是归纳和演绎交替使用的过程。

  (二)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主体在思维中将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整体走向部分的过程;综合则是主体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方面的认识进行整合,全面地把握对象的方法,是思维从部分走向整体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分析,就难以认清对象的部分和细节,从而难以正确认识整体。因此,综合离不开分析。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不能离开整体,如果对整体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分析也无法进行。因此,分析也离不开综合。

  (三)抽象与具体

  人们认识事物时,首先反映的是具体的事物,我们把它称之为感性具体。在这一基础上,人们使用分析的方法,把事物分解成各个部分,把它们从整体中抽取出来,并且撇开各个部分的非本质属性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这样,人们的认识就从感性具体发展成理性抽象,从现象深入到了本质。但是,人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物的抽象认识上,还必须进一步弄清各个部分的各种科学规定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每一个规定在总体中各占什么地位,各起什么作用。这就需要在运用综合方法的同时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把各个部分的各种规定按照它们本身固有的内在关系相互联系起来,从总体上把握这一事物,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或者思维的具体。理性的具体与感性的具体有着本质的不同:感性的具体是零散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理性的具体则是把事物的各个抽象的规定综合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是对事物完整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认识。

  (四)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历史是指客观对象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思想发展过程,逻辑是指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规律,它是人们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所必须遵循的。

  逻辑与历史统一,是说客观现实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行程终归要由历史进程来决定。

  然而,逻辑与历史还是有差别的,因为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是“经过修正”的历史。这样,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在本质上、内在规律上的符合,并非毫无差别的绝对符合。历史的发展过程有本质的东西,也有非本质的东西;有主流、也有支流;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逻辑并不反映历史发展过程那些大量的非本质的支流的偶然的东西,而是集中反映发展过程的本质、主流、必然性、规律性。

  (五)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属于两种不同层次的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提示事物的关系,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则从世界的某些方面、某些领域去考察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等等。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现代科学方法应以辩证思维方法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前提;另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应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吸取营养,丰富自身。

  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其一,要防止用哲学上的辩证思维方法否认和取代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即不能用一般思维方法否认和取代特殊思维方法。其二,也要防止用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否认和取代辩证思维方法,即不能用特殊思维方法否认和取代一般思维方法。

  鲁生:全国考研政治辅导专家,主讲哲学、政经两门最重要、最难懂课程。鲁老师知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上课旁征博引,激情澎湃,感染力极强。最擅长讲懂难点,辨清易混淆点,哲学、政经的晦涩、繁琐经鲁老师讲解后简单、明了,便于记忆,学生信服地称鲁老师为“难点一点通”。鲁老师2003年度全国10几个重点城市的巡回授课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最有激情,最有责任心,讲课效果最好,课堂收获最大的好老师。

文章搜索
任汝芬老师
在线名师:任汝芬老师
   著名政治教育专家;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详细]
考研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