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网校 模拟考场 考研资讯 复习指导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经验 考研查分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论坛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语|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考研政治|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考研数学|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专业课|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在职研究生 |
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求职招聘 论文下载 | ||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训 | 在职研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法律硕士 | MBA考试 MPA考试 | 中科院 |
||
四六级 | 职称英语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托福 | 雅思 | 专四专八 | 口译笔译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 申硕英语 | 攻硕英语 | 职称日语 | 日语学习 | 法语 | 德语 | 韩语 |
||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软件水平考试 | 职称计算机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华为认证 | Java认证 |
||
公务员 | 报关员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期货从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法律顾问 | 导游资格 报检员 | 教师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外销员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人力资源 | 管理咨询师考试 | 秘书资格 | 心理咨询师考试 | 出版专业资格 | 广告师职业水平 驾驶员 | 网络编辑 |
||
卫生资格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执业护士 | ||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证) | 经济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审计师 | 注册税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 高级会计师 | ACCA | 统计师 | 精算师 | 理财规划师 | 国际内审师 |
||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工程师 | 造价员 | 咨询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安全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 物业管理师 | 招标师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师 |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岩土师 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经纪人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土地登记代理人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保工程师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 公路造价师 | 安全评价师 | 电气工程师 | 注册测绘师 | 注册计量师 |
||
缤纷校园 | 实用文档 | 英语学习 | 作文大全 | 求职招聘 | 论文下载 | 访谈 | 游戏 |
考研网校 模拟考场 考研资讯 复习指导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经验 考研查分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论坛 短信提醒 | ||
考研英语|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考研政治|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考研数学|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专业课|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在职研究生 |
二、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考点24 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1)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2) 自由资本主义的主要标志是,在生产和流通领域起支配作用的是自由竞争原则,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经济,政府对经济活动基本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垄断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统治地位。
(3)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经历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主要时期。
考点25 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
(1)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现象,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垄断是指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少数大企业或大企业的联合体对某个或某些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的独占或控制。
(2) 生产集中是私人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因为:第一,少数大企业为了实现规模效益或为了避免两败俱伤,有必要彼此建立协议或联合,共同操纵市场;第二,生产高度集中,不但使原有中小企业无力与大企业竞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企业的进入,这也使少数大企业自然占据垄断地位;第三,当某个或某些部门的生产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时,这也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3) 二战后,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集中、垄断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第一,从生产集中看,一是兼并的对象从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发展到大企业间的相互兼并,甚至跨国兼并;二是兼并方式从横向、纵向兼并发展到混合兼并。混合兼并是二战后垄断资本扩大垄断势力的重要形式。第二,从垄断程度看,出现了一些巨型企业,它们在生产和销售中所占份额巨大,经营方式综合化。二战后,混合联合公司成为私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考点26 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
(1) 列宁揭示了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指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卡特尔主要是由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通过签订划分销售市场、规定商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的协定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是比较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辛迪加是由同一部门的几个大企业通过签订统一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议而建立起来的垄断组织。托拉斯是由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或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大企业的联合体,是比较发达的垄断组织形式。康采恩是由不同部门的多家企业联合组成的一种组织复杂、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它以金融控制为基础来实现其垄断统治。
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在工业垄断的基础上,银行业也在垄断。银行业的垄断,使银行和工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银行从普通的信贷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一是信贷关系,即垄断的大银行和垄断的大工业之间长期固定的巨额借贷;二是资本纽带,即彼此向对方领域投资、参股和控股;三是人事结合,即互相兼任对方的主要职务。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而形成的资本叫金融资本。
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控制或操纵庞大的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上主要通过“参与制”(掌握一定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其统治;在政治上是通过“个人联合” (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总之,金融资本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形式,金融寡头已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真正的统治者。
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商品输出。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有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第一,资本输出成了金融资本获取高额利润的重要手段。第二,资本输出也是金融资本争夺世界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有力手段。
资本输出的形式,一是借贷资本输出,如贷款,这是间接投资;二是产业资本输出,这是直接投资。大规模资本输出的结果,一方面,使金融资本的势力从国内扩展到国外,加强了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的统治;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对世界范围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交流起了促进作用。
④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为了避免在国际竞争中两败俱伤,各国垄断组织谋求妥协,达成国际性协定,形成国际垄断同盟。国际垄断同盟是资本主义各国最大垄断组织根据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经济同盟。其目的在于瓜分世界市场,制定垄断价格,控制生产规模,垄断原料来源,分配投资场所,以保证共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随着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形成,世界被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数众多的被压迫民族,另一部分是为数很少的压迫民族,由此形成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2) 列宁概括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在二战后有了很多新变化:第一,垄断组织的规模、金融资本统治的范围扩大;第二,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和国际财团取得了对世界经济的支配地位;第三,资本的国际流动出现新特点,国外直接投资、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规模和速度空前增大;第四,国家出面的国际调节活动频繁,世界经济走向区域化、全球化;第五,新殖民主义出现,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等。这些新变化,大都是列宁概括的基本经济特征的发展。而列宁揭示的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的基本观点,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指南。
考点27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1) 竞争产生垄断,但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这是因为:第一,垄断不可能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第二,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企业的绝对垄断,社会经济活动中仍存在大量的非垄断企业,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2)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带有新特点:第一,竞争内容有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第二,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第三,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不仅有经济的,还有政治的,甚至采取暴力来消灭竞争对手。此外,竞争的规模扩大(遍及各个领域,由国内扩展到国外),程度更为激烈,破坏性也更为严重。
考点28 垄断利润
(1)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来源:一是垄断企业内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二是存在于垄断企业外部,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企业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2) 垄断的实质是保证垄断资本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对垄断利润的追逐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动机和目的,是剩余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具体表现。
考点29 垄断价格
(1)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垄断高价是垄断组织销售商品时规定的市场价格,垄断低价是垄断组织向非垄断的中小企业购买原料、初级产品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虽然由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来制定,但也要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在垄断条件下,为争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防止产品的积压,垄断组织必须对市场容量、价格与需求等进行估测,而不能任意定价。
(2) 垄断价格的出现,使商品的价格经常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或生产价格。但这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第一,垄断企业不能任意提高或降低商品的价格,垄断价格不可能完全脱离价值。第二,垄断价格并没有改变全社会商品价格和价值总额的一致性。垄断企业通过垄断价格多得的利润,正是其他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失去的价值部分。第三,垄断价格的制定和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其变化。可见,垄断价格的出现,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歪曲地表现为大部分商品的市场价格采取了垄断价格的形式。
考点3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它的发展分三阶段:第一阶段,1914年一战爆发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这个阶段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国营铁路、邮政、电话等基础性设施。第二阶段,一战至二战结束初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稳定发展。这个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有为适应战争需要和反危机应急措施的特殊性,国家给生产军需品的私人垄断组织以津贴、优惠贷款,美国执行罗斯福“新政”,干预经济生活等。第三阶段,二战结束后至现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
(2) 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基本形式:第一,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融为一体(国家直接掌握国有垄断资本);第二,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第三,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结合(国家对私人垄断企业运行的干预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成为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
(3)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的发展和深化。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关系的矛盾尖锐化起来,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矛盾:第一,新科技革命推动下出现的航天、海洋开发、核能等新兴部门的开发,需要巨额投资,风险大、周期长,私人垄断资本往往力量不够也不愿承担,需要国家直接投资。第二,经济现代化要求发展公共基础设施,保护环境,加强基础教育、发展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而这些事业的发展,投资回报率低、回收期长,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承担,需要由国家统一组织兴办。第三,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借助国家力量干预和调节,克服“市场失灵”。第四,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失业问题增加,贫富分化现象严重,需要国家采取措施增加就业,改善社会保障以缓和阶级矛盾。第五,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使克服生产过剩、遏制危机的频繁发生更加突出,这也需要借助国家力量来拓展国内外市场。可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必然结果,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
考点3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1) 由于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导致所有制实现形式、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因为: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第二,私人垄断资本的本质属性没有改变。尽管普遍采取股份制形式,但控股权始终掌控在少数大垄断资本家手中,他们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本性没有变,工人阶级遭受剥削的社会地位也没有变。第三,资本主义的国有经济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所有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为私人垄断资本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提供必要条件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不管采取什么形式,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是“理想的总资本家”。总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取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双重的,既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又促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深化。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一,在保证垄断资本家集团获取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过程中,客观上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第二,国家对经济有意识的干预、调节,刺激了有效需求的增加,扩大了国内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第三,国家通过大量拨款和组织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第四,国家协调垄断资本和中小资本、垄断资本内部各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使他们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服从资产阶级整体的、长远利益。第五,通过社会福利和收入政策直接干预劳资关系,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
②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根本性质,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深化。这具体表现在:第一,国家干预不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群众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第二,国家调节不能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能消除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破坏和经济结构的失衡。第三,国家干预经济不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问题,不能消除垄断资本与劳动群众的阶级对立。第四,国家干预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内在矛盾,因而也就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国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山东 | 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河北 | 湖南 | 广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庆 | 云南 |
贵州 | 西藏 | 新疆 | 陕西 | 山西 |
宁夏 | 甘肃 | 青海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