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复习指导 >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 考研考点预测 > 正文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核心考点二十讲(八)

来源:跨考教育 2009-12-9 11:56:17 要考试,上考试吧! 考研万题库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背诵核心考点二十讲

  第八讲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冲刺要点归纳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五四运动”的推动、十月革命的影响,使得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

  一、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这个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

  2、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在陈独秀看来,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学,则有广狭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他强调要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3、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促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但新文化运动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去倡导改造国民性,没有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影响了整个运动的发展。

  二、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李大钊是从爱国的立场出发,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十月革命以后,他于1918年7月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认定资本主义文明”当人盛极而衰之运”,”二十世纪初叶以后之文明,必将起绝大之变动”。在同年11月、12月发表的《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两文中,他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确信”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9月、11月,他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已经具有相当完整的形态。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三、五四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1、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2、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五四运动的过程

  1919年5月4日~6月3日,运动中心在北京,运动主体是学生。从6月5日起,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6月28日,中国代表陆征祥拒签《巴黎和约》。 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4、五四运动取得胜利原因

  (1)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2)社会各阶层联合的作用。

  (3)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指导。

  5、五四运动成为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这是因为五四运动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相关推荐:2010年名师肖秀荣考研政治冲刺考前大预测
       任汝芬团队:2010年考研政治十大预测分析题
       2010年任汝芬考研政治冲刺全真模拟题及解析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