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的看法。
1959年底到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并认为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肯定需要更长的时间。
2.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在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他首次明确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论断。
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以此为根据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基本路线。
1997年党的十五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这样建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第一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性质的界定。
第二层含义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界定。
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都要经历的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承认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认识根源;另一种是认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达到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主要认识根源。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
既有多种所有制并存等共性,更有社会性质不同等实质性区别。表现为:
经济基础上,前者是公有制占主体,后者是公有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后者占主体的经济是个体经济。
阶级关系、社会矛盾和主要任务不同。前者剥削阶级整体上已经不存在,后者存在民族资产阶级。
社会性质不同。前者已经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后者属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认清中国的实际,最重要的是认清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也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一切基本问题的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科学地认识国情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既排除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避免出现“左”的倾向,又可以抵制背离社会主义的错误主张,避免出现右的错误。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基本路线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十三大)
党的领导是核心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保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奋斗目标。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治高效廉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者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三个建设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四)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党的共产主义最高纲领与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最低纲领是辩证统一的。
坚持二者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方向与道路、目标与过程、不断发展与发展阶段、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的统一。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从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l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0一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纲领和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