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开放的目的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改革的性质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之所以成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
第一,从改革的性质和目的来看,它同革命一样,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第二,从社会发展的动力看,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二者都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第三,从改革的特点看,它同革命一样,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改革是对旧体制的根本性的变革,涉及到各个方面内容的全面变革。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3.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我们要看到改革开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未进行过的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第二,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第三,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成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一些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动形式,但他们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列宁虽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没有进行系统阐述。斯大林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晚年他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没有把它当做根本性问题提出来。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问题的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又相适应又相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即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地方进行调整而解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其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问题的理论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到一起的认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的全面性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在农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进程。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改革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和各层面。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在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措施上不能陷入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而稳定又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就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重大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还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的经验和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见专题)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的依据
2.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三)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真题链接】
1.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请结合材料,辨折这一观点。 (2005年第33题)
【答案要点】(1)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统一、不可分割。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2分)
(2)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重大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2分)
(3)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与新矛盾,最终要靠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来解决,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离开了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能实现。(2分)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