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2010年考研《政治》冲刺要点归纳:毛中特

来源:万学海文 2010-1-6 9:30:14 要考试,上考试吧! 考研万题库
考研临近,万学海文集合考研政治名师团队,深入研究2010年政治考试大纲及修订内容,并结合考研政治的命题趋势及特点,在经过反复锤炼之后,分析总结各类知识要点,为广大考研学子潜心搜集整理了最新信息和多方面精华资料,进一步对当年的考研命题进行预测,帮助学员把握出题重中之重。希望通过我们总结的这些考点,帮助广大考生在最后的这段关键时间里,梳理好知识体系,准确把握考点,直击命题要害,做好最终的考前冲刺。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分析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1936年以后是道路理论达到成熟和发展的阶段。毛泽东在1936年至1939年先后撰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等著作,标志道路理论的完整确立并达到成熟。到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夺取的城市已约占全国城市的98%。至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得到了完满实现。七届二中全会宣布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见专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这三者的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战争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中国革命。

  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特殊重要性

  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主要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阶级构成上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和敌我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与不平衡性,中国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取得全国胜利。

  (2)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近代世界矛盾的焦点,存在着内外部的多种矛盾。

  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

  (3)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①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是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②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这是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又一条基本原则。

  1948年1月,毛泽东专门论述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问题。他说: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第二,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

  ③坚持阶级分析法制定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原则。

  ④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努力结成尽可能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以促进本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4)实现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第二,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中国革命是在同资产阶级长期的复杂关系中走过来的。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三,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

  第四,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确定统一战线的策略,但工农联盟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3.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1)党的建设的特殊困难和主要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再加上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

  (2)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A.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早在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中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进行党的建设。

  B.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党的组织建设

  C.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注重党的作风建设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D.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

  处理党内斗争只能用民主的办法进行正确地解决。采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进行。

  E.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1942年延安整风开整风运动之先河。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文风。其中,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学风为中心内容。毛泽东所作的报告《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是开展整风运动的重要文献。

  整风运动的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

  【真题链接】

  1.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与动力,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曾经出现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每个阶级的革命,都要建立在每个阶级的力量上面;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如果没有资产阶级的有力参加,便会失去革命的阶级意义和社会基础。另一种认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的胜利。(2005年第36题)

  请回答:

  (1)上述两种观点分别存在什么错误倾向?

  (2)毛泽东在1948年明确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请依据这一观点分析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性质。

  【答案要点】

  (1)第一种观点视资产阶级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和阶级基础,夸大资产阶级的力量和作用,忽视无产阶级,特别是农民阶级的革命主力军地位,在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容易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第二种观点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无视民族资产阶级有参加民主革命的可能性,在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容易排斥和打击民族资产阶级,犯“左”倾教条主义和关门主义的错误。(注:如果考生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可适当给分)

  (2)因为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所以中国革命的性质不会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只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由于主要的革命者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腽,其中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又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注:如果考生不加分析,直接得出结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得分不应超过2分)

  2.(2007年第36题)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减租,即规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原租额减收25%,地租的最高额不得超过37.5%。减息的原则是“分半减息”,规定放贷的年利率最高不得超过10%。下表系1942年至1944年对北岳、大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的数据。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当地土地流向及农村阶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简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意义。

  (3)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主要任务。结合此表说明减租减息政策的局限性。

  【答案要点】

  (1)从上表可以看出,作为农村直接的剥削者,地主的户数在减少,土地占有率明显降低;直接的被剥削者,广大贫雇农的户数在减少,土地占有量有所增加;中农的户数和土地占有量明显增加。上述土地流向及各阶级、各阶层户数的增减,表明封建势力在削弱,农民的经济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阶级关系趋向缓和。(4分)

  (2)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一方面有利于争取地主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从而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爱国力量进行抗日的民族战争;另一方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进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3分)

  (3)上表说明,封建势力虽然有所削弱,但封建的剥削关系仍然存在,少数地主仍然占有较多的土地,广大农民,特别是贫雇农,占有的土地仍然较少,他们的经济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减租减息政策是一项适用于抗日战争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过渡性政策。要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3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2010年考生必读: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