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文中简称《大纲》)终于在2010年9月3日中午12时揭开了神秘面纱,大纲的上市,在考研界注定是要被关注的。
但是,今年的考研政治大纲 总的来说特点时:变化不大,稳中有变,反映时代特点。
做文字表述调整的有11处;将原有内容提升为考点的有一处;删除知识点的有两处;增加的考点有两个。
关注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占22分)
第三章第二节
考点:“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与统一” 改为“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
第七章第二节
考点:“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改为 “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考点:“社会主义的改革” 去掉
第七章第三节
考点:“改善党的领导”去掉
第八章第二节
考点:“’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改为“’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由上可以看出,马基学科的变化 主要是文字上的调整,除了第三章第二节“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好似增加了一层内涵外,其他纯粹是文字游戏。
在研究生考试的公共政治理论课各科目当中,该科目理论性最强,区分度最高。也是每年考纲变化很少的科目。因此,对该科目的复习还是要注意方法。
所谓理论性最强,是指其内容比较抽象,需要理解的东西相对多,单凭机械的记忆难以透彻把握。所谓区分度高,是指在考试中它拉开分数的功能最大。因为诸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科目,主要靠记忆和背诵。而记忆与背诵,大家的水平一般不容易拉开明显的差距。
既然本科目的理论性最强、区分度最高,就要求考生们将它当做主要矛盾给予对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由八章构成。这八章内容由三个版块逻辑地联系起来:第一、二、三、四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含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等具体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哲学处于方法论的地位。
第五、六章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它是运用哲学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具体的研究,是方法论的运用和展开。
第七、八章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终结论。
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中,前两部分难度比较大。那么,如何攻克它们,方法很多而且因人而异。一个基本而且易于操作的方法就是:抓住基本概念,以它为突破口展开复习。将每个概念熟练记忆而且透彻地理解,这样就可以由点而线、由线而面地把整个知识体系完整把握。
关注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占30分)
考点变化
第七章第三节
考点:“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改为“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十四章第二节
考点:“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改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应对策略
从上可以看出,毛特的变化几乎可称作无变化,因为只是在原来的知识点表述上加了两个副词。
该科目是2006年教育部开始施行的高校本科生公共课主干课程之一,它是将原来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合二为一形成的一门课程,几经变化,定为现用名,并于2010年开始纳入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主考课程之中。今年该科目保持基本不变。
此科在《大纲》的规定中所占分值最高:30分!考生需特别注意此科的复习。第一,注意整合相关知识。将多学科相关知识点综合起来出题,是近年来政治命题一个显著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始终做到两个清晰:一个是在微观上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含义、内容和意义必须有清晰的把握;另一个则是在宏观上对每一门甚至多门学科的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内在联系应有清晰的把握。
关注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占14分)
第三章第二节
第二节标题:“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改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
第六章第二节
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新增加,位置在“西安事变”之后。
第六章第三节
第三节标题:“******正面战场”改为“******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七章第二节标题:“******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改为“******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纲要》的变化在于“一增三改”:增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改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失败与建立民国”;“******正面战场”改为“******与抗日的正面战场”;“******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改为“******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该科目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什么目的呢?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此科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高校两课05方案中新增的一门亦新亦旧的政治理论课。说它新是因为十多年来高校已不开此课,说它旧是因它由原来高校的《中国革命史》演变而来的,尽管在课程体系、章节安排上与《中国革命史》有较大差异,但逃不出《中国革命史》的基本线索和内容。
此科所占分值不算多,但涉及170年的历史,学习这门课程还是很困难的。因此建议:
(一)纵与横相结合。从纵横两个维度宏观上、总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体系:从纵向的维度,就是要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一,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第二,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以及重要人物的主要事迹、功过是非。第三,了解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党派组织、重要会议和文献著述等方面的主要内容。第四,把握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经验。
(二)记忆与理解相结合。在目前的几门公共政治理论课中,惟一带有“历史课”色彩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所以,考生在复习这门课程时,除了和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几门“纯理论”的课程时一样,要重点掌握其基本原理外,还一定要注意掌握其“历史课”的性质和特点,注意掌握其所涉的历史背景、历史课中的相关知识点,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会议、著作及重要的时间、地点等。这门课的复习中,记忆题是占有一定的比重的,客观性试题主要考同学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所以,不仅要注意“面”、“线”,而且要注意“点”。
(三)历史与理论相结合。既要了解基本历史知识,弄清历史发展脉络,更要把握历史规律、基本理论、基本经验等理论问题。从考试内容看,主观性试题依然考基本理论、原理、历史经验、教训、重要结论等。
(四)2010年是第一次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1年该科目的“一增三改”稳定了改科目的考试内容。
关注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8分)
第二章第三节
考点:“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改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第五章第一节
考点:“公共生活的含义及特征”改为“公共生活的含义及其特点”。
第六章第三节
考点:“婚姻家庭的法律规范”改为“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第七章第一节
考点:“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改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和本质”。
第七章第二节
考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新增加为本节第一个考点。
从以上变化可以看出,思修这一科目最大的变化就在于增加的那个知识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这一变化反映了时代气息和这一学科紧跟时代的脚步,及时跟进信息的特点。
关于第七章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本来,“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都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但为什么没有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和它们一起列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在去年就存有争议,不仅在法律界、考研界、学术界,而且在逻辑理论上也说不过去,今年把该知识点与其他三个并列,既体现了逻辑性也表现了大纲的修订于时代同步的特点与进步。
本科目是自从去年首次进入考研科目的。如何考?大家都是一头雾水,经过一年的实践检验,考生们也都认为这一科目其实不难考。首先,此科的内容比较基础,也比较实际,对于广大考生来说都不难理解。其次,该科进入考研科目,命题不会太难,主要是考一种情怀、一种情感,所以考试题目难度不会太大。最后,这部分内容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特别容易理解,在诸多知识点上不会晦涩难懂。
相关推荐:2011年考研大纲发布及解析专题·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