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复习指导 >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 综合辅导 > 正文

2011考研政治核心知识精粹及典型真题(8)

来源:文都教育 2010-10-22 10:00:53 要考试,上考试吧! 考研万题库
2011考研政治核心知识精粹及典型真题(8)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等一系列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存在着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同时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2007年单选题第4题):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典型真题

  (2007年单选题第4题)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的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才是无耻之流。”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B】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在理论上,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第一,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第二,它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在实践上,它为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争取解放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2009年单选题第3题)。

  典型真题

  (2009年单选题第3题)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在当代中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w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