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就政治经济学原理而言,其试题设计侧重考查商品经济的一般原理及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共同面对的经济问题、共同应遵循的经济原理或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也就是这些原理一定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衔接起来,都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这需要结合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问题,综合起来加以思考。问题提问方式是:罗列出材料、数据、图表等,提出问题,要求指出经济现象反映的经济学问题;要求比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在该问题上的异同;要求指出共同或不同的解决措施。答题思路是:阐述该原理的基本内容;说明该原理体现了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把该原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起来进行。这是其一。其二是考查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行的调整及其局限性。答题思路是:指出材料中提出的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和及其更新的趋势,指明该情形是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调整以适应发展的措施;运用辩证否定观进行辩证分析,从肯定和否定两个层面论述,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来辩证分析。一方面指出这种生产关系或经济运行的局部调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化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指出该生产关系或经济运行的局部调整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矛盾。如2008年第35题,考查了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其三是侧重考查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这是2010年考纲中的新增考点。试题设计侧重于从正反两个层面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3)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言,因其亦是2010年考纲的新增考点,其试题设计应指向于基础知识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综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属史论结合、政治倾向较强的学科。鉴于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特点,其命题指向体现出以下趋势:第一,单就毛泽东思想而言,由于在新教材中包含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结合以往真题的特点,客观题贯穿全文,着重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会议、着作及有特别历史纪念意义的时间点。主观题命制体现出两个趋势:一是侧重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代表性的真题有:跨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及统一战线的历史作用(2000年理第36题)、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政策的演变,特别是对民族资本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2006年第36题)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关于中国革命的动力和性质的错误倾向及对中国革命的性质的认识(2005年第36题)。二是侧重考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特征。代表性真题是2009年第36题,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方向。第二,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言,客观题侧重考查文件原文或相关经典表述,着重考查其原因、结果、特点、意义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点。要求在判断选项本身正确与否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断题干与选项的逻辑关系是否吻合,即选项与题干是否相符,逻辑关系不合则不选。主观题一是侧重分析、认识社会现象及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或阐述中央提出的战略、方针、政策、任务、目标的依据、重大意义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或对策等。二是按考试大纲中的第五个评价目标要求,考查考生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背景知识或材料因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而通常是命题的重点。其命题模式是:将本学科的重要理论知识内容、当年理论主题与主旋律、近年社会时事与重大国际形势与政策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命题,要求回答以上内容,并说明其紧密联系。
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而言,由于是新增学科,着重要求考生开阔历史视野,注意点、线、面的结合,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特别是注意联系时代特征、国际格局和世界大势,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比较认识各种社会力量的政治主张、建国方案,切实认识“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这也是本学科的命题指向。
就形势与政策而言,其呈现出四个命题特点:第一,命题时间段的延伸。尽管考纲规定了考查的年度范围,但在此之后若有重大国际、国内事件发生,仍将列为考试重点。如2005年选作题Ⅰ(乌克兰的“颜色革命”,2004年11月下旬发生)及2007年第33题(中非合作论坛会议,2006年11月召开)等,均体现了这点。第二,命题侧重两个“重大”。即国内时事侧重中共中央会议的决策和最高领导人的讲话;国际时事侧重与中国相关的国际事件以及关乎世界宏观大局的内容,突出考查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主张、中国与大国关系(如美、欧、俄、日本等)、地缘政治(周边外交)、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会议及其他对国际关系和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第三,题干设计的思路转变,侧重考查事件的成因、影响及知识的内在关联等,且题型灵活,有一定理论深度。如2007年32题(废止农业税)、第33题(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体现了这种命题趋势。第四,考纲第三部分所占比重上升,一般达到30%以上,且考查题型灵活,角度新颖。“形势与政策”的命题趋势将在2010年试题中得到加强,考生对此应做充分准备。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必不知己,每战必殆。”仅仅知道一切事物都在量变、质变之中,还不够,还要知道它现在变得怎样了?做到知变。具体的说,要知彼知己,在知彼知己的基础上去实现制胜的目标。同时,要切实做到精于分析,“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九变篇》)
这里所讲的“杂”是“兼”的意思。这一原则要求将帅须全面看问题,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兼顾有害的一面。坚持这一辩证法的原则,考生要正确认识考研政治如何考的问题。就知识点而言,纵观历年真题,从试题结构上可分为已考点、未考点和新增考点。相对于2010年考纲而言,其可分为已考点和未考点。这是从总的方面加以认知。就学科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内容可分为已考点和未考点,命题指向侧重于已考点。这是因为经过历时廿载的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原理的重点原理已基本上命题。2010年的考试应侧重于转变题干和选项的互换的重复命题、重要原理多角度重复命题等命题形式,这是其一。其二是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新增考点,如对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的认识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属于本学科的新增考点,考生应重点认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已考点所占比例较少,应侧重于新教材中的未考点,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点,将成为考试命题的重点。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因其是新增课程,除其与2003年之前中国革命史相重合的考点外,考生要结合考纲及教材的内容,加以全面复习、认知。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