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复习指导 >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 综合辅导 > 正文

任汝芬主讲2011考研《政治》冲刺班讲义(6)

2011考研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考试吧考研整理“任汝芬主讲2011考研《政治》冲刺班讲义”供广大考生冲刺使用。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第 1 页:Ⅰ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 5 页:Ⅱ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 8 页:Ⅲ 科学社会主义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这部分包括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第三章,主要内容有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发展的规律、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一)在认识论问题上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与区别

  1.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1)前提或基础即世界观不同,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

  (2)核心或本质不同,前者是反映论。

  (3)认识路线(顺序)不同,前者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后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1)可知论:承认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即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主张可知论的哲学家包括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

  (2)不可知论:否认人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怀疑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即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3)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彻底的科学的可知论,认为世界上只有未知之物,没有不可知之物,人的认识能力没有原则上不可逾越的界限,只要勇于实践和勤于探索,任何客观事物的奥秘终究可以被认识。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区别

  (1)彻底的科学的反映论,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狭隘性、机械性和被动直观性。

  (2)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

  (3)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认识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二)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1.认识的发生: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

  2.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或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含义、关系和意义。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促进人类世界的进步和发展,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阻碍人类世界的进步和发展。

  (三)认识的发展过程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关系和意义

  (1)区别:含义、特点、形式、地位不同。

  (2)联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有待发展到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不能说两者相互转化,只能说相互作用。

  (3)意义: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的“唯理论”与“经验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①理由: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要达到理性认识才能有效的指导实践。

  ②条件:要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并对感性材料进行辩证思维的加工。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

  ①理由:认识的需要和要求,实践的需要和要求。

  ②条件:主要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发动与停止、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认识运动的飞跃上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现在动力作用、诱导作用与激发作用。

  5.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的理由: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认识过程的无限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6.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以至无穷。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其公式是实践——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和历史的。

  (2)意义: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

  坚持尊重群众的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公式是群众——领导——群众。

  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是统一的,特殊——普遍——特殊、实践——认识——实践、群众——领导——群众是一致的。

  (四)真理发展的规律

  1.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具有真实的客观内容;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

  坚持真理客观性,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的关系

  (1)同一真理都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①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就是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②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就是指任何真理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只是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只是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区别如上,其统一性的表现是:

  ①相互联结、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之中有相对。

  ②辩证转化: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真理发展的规律还有:真理是在实践中发现、证实和发展的,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坚持正确对待马可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3.真理的具体性

  (1)真理的具体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在特定条件、范围的限定下主体的认识同特定对象的一致或者符合。如果超出这些限定“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

  (2)真理是具体的要求

  真理是有条件的,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一元的,同一个真理不能因人而异。人们的认识可以因人而异。

  4.真理和谬误、成功与失败

  对立: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

  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转化、谬误向真理转化)

  5.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优点来决定的。只有实践能把认识同对象进行比较,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实性

  确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不确定性——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五)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价值的含义:客观满足主观。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2.价值评价的含义: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特点:认识对象——主客体的认识关系;评价结果——依主体的特点为转移;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功能: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3.真理和价值的区别

  真理强调主观同客观的一致,价值强调客观同主观的一致。

  4.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1)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内容,认识世界是追求真理,改造世界是创造价值,二者密不可分。

  (2)真理和价值相互引导、相互结合。

  (3)在实践中去追求真理创造价值,用实践来检验真理和价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推荐

  任汝芬主讲2011考研《政治》冲刺讲义完整版

  2011考研《政治》临考冲刺精选资料集锦

  2011考研政治《形势与政策》冲刺热点资料总结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