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复习指导 >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 综合辅导 > 正文

任汝芬主讲2011考研《政治》冲刺班讲义(10)

2011考研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考试吧考研整理“任汝芬主讲2011考研《政治》冲刺班讲义”供广大考生冲刺使用。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第四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内容总结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包括中国自1840年至2007年的历史时期。可分三大部分:上篇讲中国主要讲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一至第三章);中篇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第四至第七章);下篇讲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第八至第十章)。

  本课程在考研政治课目中的分值约占14分(2010年实际占20分),预计其中选择题可能会占较大比例,又很可能会与《概论》课中的毛泽东思想部分相结合考分析题,因此,两者务必紧密地结合起来复习,真正做到史论结合,融会贯通,重点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与实践部分。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社会性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2)基本特征:①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一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 本 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⑥在资本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极端贫困及不自由的生活。

  (3)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历史任务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两者的关系: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2.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原因

  原因有:

  (1)社会制度的腐 败。正是腐 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

  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2)经济技术的落后。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太平天国的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它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①《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②但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而且,《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行。

  (2)《资政新篇》

  它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 本 主义色彩的方案。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2.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③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④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⑤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局限性和教训

  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阶级局限性。①他们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②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 败现象的滋长;③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④对于西方资 本 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历史教训: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②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3.洋务运动的宗旨、历史作用及其失败教训

  (1)宗旨

  洋务运动的宗旨即“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2)历史作用:①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 本 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②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③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3)失败原因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①它具有封建性。②它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4.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1)意义:①它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②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③它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失败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具体为: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②维新派的局限性。③害怕人民群众。

  经验教训: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是根本行不通的。

  ②必须用革命的手段,****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推荐

  任汝芬主讲2011考研《政治》冲刺讲义完整版

  蒋中挺:2011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必背知识点

  考试吧考后首发2011年考研真题及答案通知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