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复习指导 >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 综合辅导 > 正文

任汝芬主讲2011考研《政治》冲刺班讲义(12)

2011考研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考试吧考研整理“任汝芬主讲2011考研《政治》冲刺班讲义”供广大考生冲刺使用。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第 1 页:Ⅰ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第 2 页:Ⅱ 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第 4 页:Ⅲ 社会主义法律教育

  第五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内容总结

  本部分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这三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成为思想先进、道德高尚、知法守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其中,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内容,主要讲述当今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的全部内容和第五章、第六章的部分内容,主要讲述当今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的部分内容、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全部内容,主要讲述当今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法律素质。

  Ⅰ 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本部分有三个内容: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包括大纲规定的第一章到第三章。

  本部分的知识框架:

任汝芬主讲2011考研《政治》冲刺班讲义(12)
任汝芬主讲2011考研《政治》冲刺班讲义(12)

  本部分的重要内容: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

  (1)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

  (2)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1.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共同理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意义: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3)内容: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三)理想信念的实现

  1.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立志当高远。(2)立志做大事。(3)立志须躬行。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坚定的信念。

  (3)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含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2)基本要求: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④爱自己的国家。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④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3)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1)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1)内涵: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2)内容:爱国主义(核心)、团结统一(立身之本)、爱好和平(两个表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举措: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1)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2)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3)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4)核心:改革创新。

  ①表现: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②必要性: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③举措: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先导)、制度创新(重要保障)、科技创新(核心)、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三)做忠诚的爱国者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3)增强国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世界观与人生观

  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①世界观决定人生观;②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1)人生观的内容:人生目的(核心)、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2)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3)人生目的的作用:①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③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人生态度与人生观

  人生态度: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2)端正人生态度

  第一,人生须认真。第二,人生当务实。第三,人生应乐观。第四,人生要进取。

  4.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价值观: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人生价值: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两者关系: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2)人生价值的标准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

  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人生价值评价的普遍标准: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

  (3)人生价值评价的方法

  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④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1)社会条件:①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2)个人条件:①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②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③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1.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3)合理调控情绪。(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

  (1)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①平等原则;②诚信原则;③宽容原则;④互助原则。

  (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①正确认识竞争;②正确认识合作;③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1)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人以个体的形式存在,同时又以社会的形式存在。

  (2)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个人需要受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

  (3)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

  (4)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享受个人的权利与承担社会的责任是统一的。

  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①并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界生活,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和改造着自然;②对自然的改造也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存在掠夺自然资源,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等问题。

  (3)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推荐

  任汝芬主讲2011考研《政治》冲刺讲义完整版

  蒋中挺:2011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必背知识点

  考试吧考后首发2011年考研真题及答案通知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