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唯物论 |
第 2 页:辩证法 |
第 4 页:认识论 |
第 6 页:社会发展 |
2012考研政治复习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社会发展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②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意识及其结构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第二,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第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
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的二者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
1.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
①这两对矛盾所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②这两对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③这两对矛盾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④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并制约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⑤这两对矛盾运动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两个“一定要适合”的规律。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
最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主张英雄史观
(2)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主张群众史观
2.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后,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②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对历史事件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展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按其发挥作用的性质,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相关推荐: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