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复习指导 >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 综合辅导 > 正文

2012年考研《政治》考前经典总结专题(6)

2012考研初试于2012年1月7日至9日举行,考试吧整理“2012年考研《政治》考前经典总结专题”供广大考生冲刺使用,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2012考研《政治》考点预测、试题及精选资料专题 热点文章

  专题 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解题思路】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4.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扎根生长的主要原因。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和根本原则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科学内涵主要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高度;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优秀文化中扎根生长。

  2.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1)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2)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和研究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探讨并且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闾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两次飞跃”的主要经验:(1)中国共产党全部力量和全部实践,归结到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一条普遍真理。

  (2)成功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成功;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只有赋予其鲜明的本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才能胜利。事实证明,如果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不可能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而如果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来谈科学社会主义,既没有意义,也没有前途。

  (3)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使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扎根生长,原因在于:第一,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真理的必然结果,从旧式农民战争到封建统治阶级的自强自救运动,再到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都不能救中国,中国救亡图存急需新的思想武器和先进理论;第二,十月革命使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运用苏俄革命的指导理论来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从而放弃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理论的追求,以俄为师,接触、传播、接受马克思主义;第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中国的先进分子是在比较、鉴别中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的思想武器的。第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和相融性,易于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掌握。第五,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同时,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生长最关键的主观条件。

  相关推荐

  考试吧1月7日考后首发2012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热点文章

  孙占河:2012年考研政治分析题预测及答案四套

  2012考研时事政治热点、词解及模拟试题专题

  2012年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