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可能性与现实性
(1)区分可能和不可能。肯那过是指在现实中存在其出现的根据的东西。不可能性是指一事物的出现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客观的根据和条件,因而它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2)区分现实的可能和非现实的可能(抽象的可能)。现实的可能是在现实中有着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在一定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性。非现实的可能性则是在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展开、必要条件尚不具备,因而只在以后的发展阶段才可以实现的可能性。但抽象的可能性毕竟是一种可能,因而区别于不可能。随着条件的成熟,抽象的可能性就可以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认识抽象的现实的两种可能性的区别和联系十分重要。一方面,要看到两种可能性的曲笔仁,应该集中力量去办那些具有现实可能性的事情。否则就要犯左倾的错误;反之就要犯右倾的错误。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两种可能性的联系,积极创造条件,促使有利于事物发展的可能变为现实的可能。
(3)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在事物发展中往往存在着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矛盾双方斗争中既有新的一方战胜旧的一方从而使事物发展的可能,也有相反的可能。虽然就总趋势而言只有新生事物不可战胜一种可能。但这种总趋势由可能转化为现实,是在两种可能的反复斗争中实现的。
(4)把握可能的量的方面。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即或然率,这就是对可能性在量上的测定、把握可能行的量的方面,分析或然率,这是精确地规定行动目标和实施步骤的重要条件。
可能和现实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分析题)
现实是统一的,使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发挥的余地。(2)可能与现实的对立,又使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发挥的必要。(3)为了在变可能为现实的斗争中有正确有效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注意以下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其一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要求正确地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全面地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是促进事物由可能变为现实的客观前提。其二是,在这个前提下,还需要经过主观努力和积极斗争,创设有利的条件,力争实现最好的可能。
18.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范畴 | 关系 | 特殊内容 | 方法论 |
原因和结果 | 对立统一 | 因果联系的多样性 | 坚持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 |
必然性和偶然性 | 对立统一 | 机遇 | 反对机械决定论和非决定论,应立足必然,充分估计偶然 |
可能性和现实性 | 对立统一 | 多种可能性 | 发挥能动性变可能性为现实性 |
现象和本质 | 对立统一 | 假象 | 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应透过现象看本质 |
复杂的矛盾(许多矛盾)主要矛非主要矛盾(不只一个)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19.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关系:(1)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它制约着主要矛盾,因此,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用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解决的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主义解决次要矛盾。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旦出现转化,我们的工作已重点也相应的转移。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主、次之分。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
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其次,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影响、制约矛盾的主要方面。再次,矛盾的主、次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易位,在这种情况下,事物的性质会发生变化,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分析问题要分清驻留与支流,确认识事物的性质。
“两点论”和“重点论”及其关系:(1)两点论是指在一个事物中能看到许多矛盾,在一个矛盾内部能看到两个方面。两点论对立面是一点论。(2)重点论是指在一个事物的许多
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在一个矛盾内部能抓住主要方面。重点论的对立面是均衡论。(3)重点论以两点论问为前提,两点论以重点论为补充,两点论与重点论是辩证法,一点论与均衡论是形而上学。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主、次矛盾以及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带动全局,看问题要看主流,同时注意支流,在克服一种主要的倾向时,要注意可能掩盖的另一种倾向,防止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
20.哲学易混淆知识点解析
(1)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一时的关系问题。
(2)不要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辩证唯物注意的特有观点混淆。如一时对物质的依赖性与一时对物质的能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认识是反映与认识和能动的反映,前者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后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特有观点。
(3)旧哲学把哲学看成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两者之间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4)“意识转化为物质”是需要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知道实践在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因此,“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的论断是正缺的。“意识必然转化为物质”的论断是错误的。
(5)“物质和精神是并行不悖的”属于二元论思想
(6)“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一样的”这中看法是不全面的。两者对染都正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编辑推荐: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