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第一章 |
第 2 页:第二章 |
第 4 页:第三章 |
第 5 页:第四章 |
第 6 页:第五章 |
第 7 页:第六章 |
第 9 页:第七章 |
第 10 页:第八章 |
第 14 页:第十二章 |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最重要章)
第一节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1)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③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其基本根据是: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b.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①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3)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①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
②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前提),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a.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b.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c.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②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a.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里不包括公有制中的按劳分配,主要是个体劳动者(个人劳动经营所得)和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出卖劳动力);
b.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a.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资本所取得的利润;b.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构所取得的利息;c.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等。
c.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4、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1)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①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a.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b.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
c.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
d.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②引领新常态要主动得力
a.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实现反周期目标;
c.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发挥创新引领动力作用;
d.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
e.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着力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f.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g.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使他们有现实获得感。
③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具体措施:
a.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
b.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c.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e.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f.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①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党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创新,这个判断a.有利于在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b.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d.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③切实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
④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a.保持宏观经济稳定,b.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c.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d.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3)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①创新始终是推动一整个人类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经济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坚持a.自主创新、b.重点跨越、c.支撑发展、d.引领未来的方针。
(4)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①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②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
a.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继而推动经济增长。
b.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③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a.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b.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c.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d.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言之,就是a.去产能、b.去库存、c.去杠杆、d.降成本、e.补短板。
(5)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①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坚持a.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b.耕地红线不突破、c.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②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③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
④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⑤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⑥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6)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①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②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③走新型城镇化道路,a.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b.坚持优化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c.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d.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编辑推荐: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