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第一章 |
第 2 页:第二章 |
第 5 页:第三章 |
第 7 页:第四章 |
第 8 页:第五章 |
第 10 页:第六章 |
第 11 页:第七章 |
第 12 页:第八章 |
第 14 页:第九章 |
第 16 页:第十章 |
第 21 页:第十一章 |
第 24 页:第十二章 |
第 25 页:第十三章 |
第 26 页:第十四章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
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②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③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④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了共产党的任务,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了下来。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①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
a.国情决定。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
b.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c.敌人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②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客观条件)是根本原因。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建立革命根据地创造了经济和政治条件。
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
军阀割据和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发展缝隙。
b.农村深受多重压迫和剥削,经历民主革命的洗礼,革命的群众基础好。(必备客观条件)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重要客观条件)
d.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必要主观条件)
e.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政策,是前提和根本保证。(重要主观条件)
(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①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的建设是革命的战略阵地,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意义有:
a.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b.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c.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他指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1)统一战线
①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是由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a.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并尖锐对立,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b.由于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a.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这一特点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愿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b.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③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一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争取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人民,巩固工农联盟,才能实现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第二个联盟也非常重要,只有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壮大自己,孤立主要的敌人,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完全的保障。
④党领导和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
a.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b.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c.对反共顽固派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
d.同顽固派的斗争,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e.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联合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07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2)武装斗争
①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②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3)党的建设
①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②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必须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联系起来。
③在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七大《论联合政府》)的优良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4)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历程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①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基本统一,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③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编辑推荐: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