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最重点章)
一、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1、道德的含义与起源
(1)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2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恰恰是适应社会关系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
3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意识是道德产生的思想认识前提。
2、道德的本质
(1)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
1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2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同时,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之处,反映着道德的普遍性。
4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
(2)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是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因此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柔性的规范。
(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作为实践精神,道德是一种旨在通过把握世界的善恶现象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社会意识。
3、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1)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此外还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等。
1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2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3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
(2)道德的作用
1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b.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
c.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d.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e.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2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
4、道德的变化发展
(1)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2)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1道德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作用越来越突出;
2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
3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二、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1、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道德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对道德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1注重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
2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3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5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2)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复古论和虚无论全盘两种错误观点;
2、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1)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中国革命道德:
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是对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3是中华传统美德新的升华和质的飞跃。
4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2)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中国革命道德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既包括革命道德的原则、要求、态度、修养、风尚等方面,也包括革命理想、革命精神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内容。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有:
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3)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精神中蕴含的革命道德,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武器,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三、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1、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社会主义道德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为什么人服务是道德的核心问题,决定并体现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所有道德现象。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集中体现,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遵循的道德要求。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3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1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
a.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之所以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归根到底,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社会整体的共同利益,最终也是维护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c.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根据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的实际,可将集体主义分为三个层次的道德要求: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达到的道德目标。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能够达到的要求。
c.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这是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社会公德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1公共生活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开放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维护秩序的意义: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1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2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
3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4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人民未来。
5遵纪守法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而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5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3、职业道德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爱岗敬业(最基本要求)。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职业活动是谋生方式和手段,是人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
2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基层、面向国家建设一线去选择职业。
3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有了真才实学,才能在未来适应多种岗位。
4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做一个真正的创业者。
(3)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职业生活是否顺利、是否成功,既取决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取决于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
1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2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3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4、家庭美德
(1)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1注重家庭。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2注重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注重家教,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3注重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
家庭美德以①尊老爱幼、②男女平等、③夫妻和睦、④勤俭持家、⑤邻里团结为内容。其中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3)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1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2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大学生还要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5、个人品德
(1)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1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2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个人品德是个体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
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2)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①学思并重的方法②省察克治的方法③慎独自律的方法④知行合一的方法⑤积善成德的方法
(3)锤炼高尚道德品格
锤炼高尚道德品格,就要在知情意信行等方面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自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2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
3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四、向上向善、知行合一
1、向道德模范学习
(1)道德模范主要是指思想和行为能够激励人们不断向善且为人们所崇敬、模仿的先进人物。
(2)道德模范是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是可以学、能够学的标杆。
(3)学习道德模范的高尚品格和先进事迹,有利于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2、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1)志愿服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2)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其中,奉献精神是精髓。
(3)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帮助了他人、服务了社会,推动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把为社会和他人的服务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光荣的职责,从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3、引领社会风尚
(1)知荣辱。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
(2)讲正气。讲正气,就是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坚持同一切歪风邪气作斗争。
(3)作奉献。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有责任,就意味着要奉献。
(4)促和谐。促和谐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编辑推荐:
· | 2022考研复试联系导师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常见问题 | 04-28 |
· | 2022年考研复试面试回答提问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复试怎么缓解缓解焦虑心态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诀窍介绍 | 04-27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如何准备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英语口语常见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复试的四个细节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准备:与导师及时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复试面试的综合技巧 | 04-26 |